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金融学院——金融学
1 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设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专业之一。本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由原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而设立的。几十年来,金融学专业注重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微观金融理论及应用的教学与研究,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革新,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培养目标和理念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国际金融知识、互联网金融理论,熟悉金融实务操作,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银行、证券、信托、跨国公司、互联网金融等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3 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
本专业学生应该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金融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具备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业务的实际工作技能;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通晓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相应的听、说、写、译能力,能够直接获取外文专业信息;能够在工作中熟练地使用电子计算机和数学工具;既有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宽厚金融与经济学基础,又有浓厚的研究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概论、国际金融学、公司理财、中央银行学、保险学概论、互联网金融概论、大数据与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统计分析、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风险管理、市场营销学、资产评估、金融监管学等。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实验班)
1专业简介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金融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格局。为了满足学术界和企业界对高端国际化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在国内率先推出金融实验班项目,开展高水平的金融学本科教学。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既掌握系统金融理论知识,又熟悉金融市场运作机制,同时掌握现代金融创新工具,并且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完成四年本科学习后,将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方法论和分析工具;具有初步分析和解决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理念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
本专业方向将培养学生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和微观金融理论基础,能运用数理方法和金融学理论分析解决金融业务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思想史(学科基础课);国际金融、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分析(专业主干课);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案例分析、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专业选修课)。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4专业特色和优势
研究院将教学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把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动力,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发展。研究院汇集了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优秀人才作为主要师资力量,为实验班搭建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教学平台。本专业方向的特色体现在独特的课程体系、广泛的国际合作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
5就业深造
研究院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密切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世界经济、科学发展趋势。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毕业生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专业业务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得到了较高的社会声誉。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主要金融机构。同时,本科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选择前往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