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美术学院
辽宁
一、中国画系
中国画系创建于1958年。建系五十年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建系初期,中国画系的教学主旨是:反映生活、反映新中国建设的成就和当家作主的时代精神。在坚持以生活为基础的前提下,形成了苏式教学和中国传统绘画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系。这期间我系聘请了著名画家赵梦朱、王盛烈、钟质夫、季观之、晏少翔、郭西河等教授来系任教,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艺术家,为中国画系专业建设和教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伴随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中国画系教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面向生活,反映时代,具有扎实的写实基本功,表现现实生活和重大历史题材的教学特色。近年来,中国画系围绕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特色,不断对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进行有益的改革、创新,既重视对纵向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与把握,又注重对现代文化资源的吸纳与融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并以创作实践带动技艺训练,教学、科研和创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02年中国画系增设书法专业方向,是多年教学实践后的客观诉求。这一举措在中国画系发展史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画和书法有着亲缘关系,这一专业方向的设置使中国画系专业配置更加完备,教学体系更加完整。不仅如此,这一专业方向对中国画系整体教学产生了更加深层的文化意义,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全面领悟与把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连接与支撑作用。
中国画系现任领导:
主任:赵宝平
副书记、副主任:顾晓薇
中国画系历任领导:
主任:王盛烈、钟质夫(主持)、冯二牛、陈忠义、王义胜、李福来(兼任)、李连仲
书记:王占鳌、刘士颖、方治、孙成义、李凤华、李钟录、田长存、范景怡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备中国书画基础理论和中国书画创作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既能体现时代审美取向,又有积极探索相对独立的个体艺术价值的专业人才,能在艺术领域、教育、研究、出版、管理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专业定位
中国画系目前的专业结构分为中国画专业方向和书法专业方向两大部分。为此,中国画系根据学院办学思想,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全面审视自身的教学传统、教学特色、教学优势,推动教学向前发展,制定了 “强根固本、兼容并包、实践创新、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反映生活,崇尚传统;中西交融,汲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艺术与教学成果;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创作教学带动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推动创作教学;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深化中国书画两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内涵,并吸收其它专业的营养,使各科目教学在彼此交融、互补中共同得到提升和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内涵丰富,具有优势特色的中国书画教育教学体系。
■ 中国画系教学简介:
专业设置:中国画专业、书法专业
学制:本科四年,文学硕士三年,艺术硕士二年
现有教师总数:21人
行政人员总数:2人
现有学生总数:262人本科生229人,研究生:33人
中国画专业本科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质地研究、形态研究、绘画形式美、书画形式美、白描、书法、人物、山水、花鸟、创作练习、社会实践、生活写生、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书法专业本科主要课程:
篆书、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刻、书画形式美、书法史论、古代汉语、古诗词、白描花鸟、白描人物、水墨山水、水墨花鸟、社会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现有教研室: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基础课、书法
研究生教学概况: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设定研究方向
现有研究方向:
1. 中国书画与视觉传达 导 师:赵宝平刘彦湖
2. 中国画人物主题画创作导 师:许勇
3. 当代中国画造型语言研究导师:陈苏平
4. 中国画意象造型研究导 师:张晖
5. 当代中国画图式语言研究导师:李岩
6. 书法理论与艺术实践导师:马新宇
■ 中国画系教学目标:
培养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绘画艺术精神、美学特征、艺术风貌、形式特点,并掌握其艺术表现技巧的专业教学与艺术创作的高级专业人材。
中国画系坚持“传统——生活——艺术实践”三点支撑的教学内容构架和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专业训练模式。以熟练、扎实的具象写实能力和系统、严格的传统技法基本功以及活跃、敏捷、深刻的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内容,以充沛、旺盛的艺术创造力的形成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 中国画系专业结构:
注重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专业技法与专业理论和书画艺术的和谐互动、有机结合。
■ 中国画系中国画专业教师任课情况:
赵宝平 教授水墨人物画、水墨山水画、写意花鸟画临摹、写生、创作,书画形式美
许勇 教授水墨人物画创作
李巍 教授写意花鸟画临摹、创作
陈苏平 教授水墨人物画临摹、写生、创作,素描
晏阳 副教授水墨人物画、工笔人物画临摹、写生、创作
张晖 副教授水墨人物画、水墨山水画、写意花鸟画临摹、写生、创作
刘建华 副教授水墨人物画临摹、写生、创作,素描
李岩 副教授水墨人物画、工笔人物画临摹、写生、创作
韩大为 副教授素描、色彩
赵斌 副教授工笔人物画、工笔花鸟画临摹、写生、创作
孙 悦 副教授工笔人物画、工笔花鸟画临摹、写生、创作
张 船 副教授工笔人物画、工笔花鸟画临摹、写生、创作,绘画形式美
王岚 讲师工笔人物画、工笔花鸟画临摹、写生、创作
杨振凯 讲师水墨人物画、水墨山水画、写意花鸟临摹、写生、创作
李威 讲师素描、色彩
杨大治 讲师水墨山水画、写意花鸟画临摹、写生、创作,形态构成、质地构成
秦 悦 讲师水墨山水临摹、写生、创作,形态构成
杨柳 讲师工笔人物画、工笔花鸟画临摹、写生、创作
邰恩卓 讲师绘画材料研究
■ 中国画系书法专业教师任课情况:
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强化书法的学科意义,丰富中国画教学的内涵,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9月增设书法专业,立足培养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的高级人才。2003年始,面向国内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该专业实行岗位择聘、主任导师负责制度。
■专业结构:
注重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专业技法与专业理论和书画艺术的和谐互动、有机结合。
■ 中国画系书法专业现任领导:
主任:赵宝平
副书记、副主任:顾晓薇
现有教师总数:5人
特聘教授总数:8人
■ 中国画系书法专业教师授课情况:
赵宝平 教授:书法临摹、创作,画家书法艺术,水墨山水画,书画形式美
马新宇 副教授:书法临摹、创作,书体技法美学,书论,书法文献,书法史,文字与书法
王大公 讲师:书法临摹、创作, 书画形式美
刘元飞 讲师:书法临摹、创作,篆刻, 书画形式美
牛子 讲师:书法临摹、创作,篆刻
徐炽 教授:书法临摹、创作,书法技法理论
孙民 教授:古代汉语、古典诗词,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画艺术
姜澄清 教授(特聘):书法美学,书法批评
章祖安 教授(特聘):书法创作
刘大钧 教授(特聘):易经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画艺术
丛文俊 教授(特聘):书法临摹、创作,中国书法史,中国文字与书法,文献学
刘彦湖 教授(特聘):书法临摹、创作,篆刻,中国文字与书法,文献学
金鉴才 教授(特聘):书法临摹、创作,篆刻书法技法理论,篆刻
白砥 教授(特聘):书法临摹、创作,篆刻
储云 教授(特聘):书法临摹、创作,篆刻,书法技法理论
注:其它绘画专业课由中国画专业教师任教
■ 中国画系书法专业本科主要课程设置一览表:
专业基础课 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草书、篆刻
专业理论课 书法史、印学史、古代书论导读、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画鉴定、书法题跋、
书法技法理论、画家书法研究等
专业文化课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古文学学概论、艺术文献学、
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等
绘画必修课 白描、速写、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水墨山水小品、水墨人物小品等
文化共同课 鲁迅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开设的共同课
注:硕士研究生课程根据不同的选题研究方向,专题设置。
■ 历史成就:
历届教师中有突出成就者:
赵梦朱: 多幅花鸟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国家级美术馆收藏,《赵梦朱画集》出版。
王盛烈:《八女投江》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耕者》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百年英烈》(与
赵宝平、张晖合作)、《萧绰像》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家乡的孩子》、《耕者》、
《阅读》、《海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王盛烈画集》出版。
钟质夫:《北国松泉图》(与季观之、晏少翔、郭西河合作)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钟质夫画集》、
《牡丹》出版。
季观之:《北国松泉图》(与钟质夫、晏少翔、郭西河合作)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季观之山水画谱》
出版。
晏少翔:《北国松泉图》(与钟质夫、季观之、郭西河合作)、《施耐庵肖像》、《采梅图》被辽宁省
博物馆收藏,《施耐庵著水浒》、《莺莺听琴图》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晏少翔画集》、
《荣宝斋画谱第五十一集》出版。
孙恩同:《英纳河畔》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山水画教程》、《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中国
山水画课徒教程》、《中国山水画写生与手稿》出版。
王绪阳:《黄巢起义军入长安》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漠北之战》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中华
血泪》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武松口大血战》被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收藏,
《我要读书》(与贲庆余合作)获国家美展一等奖,《童工》(与贲庆余、路坦、陶治安、周立
合作获国家级美展一等奖,《中流砥柱》获国家级美 展金奖,《小米加步枪》获国家级美展
银奖,《中国画人物画家——王绪阳》出版。
许 勇:《白求恩在中国》(与许荣初、顾莲塘、王义胜合作)获国家级美展金奖,《出发前》获全国青
年美展一等奖,《戚继光平倭图》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长平之战》被中国军事博物馆
收藏,《动物速写》、《女性人体美与造型艺术》、《马与艺术》、《许勇画集》出版。
杜连仁:《岭上青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草原儿子》获全国连环画美展三等奖,《谁之罪》获全国
连环画美展二等奖。
王占鳌:《观音图》获世界华人艺术家金奖。
陈忠义:《陈忠义国画海景》、《陈忠义国画集》、《水的画法》、《梅、兰、竹、菊教材》、《梅、
兰、 竹、菊画法》出版。
栾永让:《老船》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专著《心源造化•栾永让》、《谈速写艺术》、《栾永
让写生作品集》等出版。
刘东瀛:《清秋》获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虞美人》被国立台湾艺术教
育馆收藏,《中国花鸟画创意》、《中国工笔画精品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名家教学
画稿——工笔花鸟》出版。
孙雅茹:《红色营业员》 、《松花湖畔》、《知音》、《姐妹同心》、《和平鸽》等先后参加了第三
届、六届、七届全国美展,《长白杜鸣》获优秀作品奖,《呼唤》获铜奖。
王义胜:《白求恩在中国》(与许荣初、许勇、顾莲塘合作)获国家级美展金奖,《王义胜工笔人物画
教程》、《写意仕女画》出版。
孙文勃:《长白山月》获第八届全国美展铜奖,《范画经典》(全四册)出版。
李永宽:《滴水穿石》获“日中国际书道展”大奖,《山水画分类技法——树木山石篇》出版。
李连仲:《索传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鲁迅与闺土》被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家乡人》被新加坡
国家博物馆收藏,《水墨人物小品——名家手稿》出版。
李钟录:《题竹林寺——唐人诗意》被台湾彰化艺术中心收藏,《迎春》被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
《美术之路》(工笔人物部分)、《古诗意画创作》、《李钟录文学作品插图集》出版。
李荣光:《血沃关东》获国家级美展银奖,《李荣光花鸟画选》、《写意荷花技法》、《写意牡丹技
法》《写意猛禽画法》、《写意鹰画法》、《写意鸳鸯画法》、《美术之路》(写意花鸟部分)
出版。
孙智谱:《幽竹情趣》获国家级美展铜奖,《工笔设色花鸟画谱》、《美术之路》(工笔花鸟部分)、
《工笔白描花鸟画谱》出版。
李 巍:《白宫村》获全国第一届青年美展文化部二等奖,《松鼠》被皇陵博物馆收藏,《李巍画
集》、《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名家教学画稿——写意花鸟》出版。
2008年十四幅作品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徐 炽:《中国古代书法经典 • 行书卷》、《徐炽书法集》、《学书指要》、《徐炽书法艺术》出版。
马书林:《向天歌》获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三等奖,《弄春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京剧人物》获
国家级美展银奖,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马书林画集》出版。
赵奇:《爬满青藤的木屋》参加现代题材全国连环画邀请展,获首届连环画报金环奖。《嘎达梅林》
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银奖。《可爱的中国》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铜奖。
《可爱的中国》参加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获三等奖。《靖宇不死》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获
铜奖,参加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获绘画一等奖。《啊•长城》获第二届连环画报金环奖。
《希望—山坳上的小学》参加纪念“讲话”50周年全国美展获铜奖。《往时》参加首届全国
中国画展览获佳作奖。《京张铁路 • 詹天佑和修筑它的人们》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获
优秀奖。《抗战》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获铜奖。《父亲的胡琴》
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被中国文联《世纪之星工程》推荐委员会评为“世纪之星”。
赵宝平:《百年英烈》(与王盛烈、张晖合作)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打回老家去》(与王真真
合作)获国家级美展银奖,《海花》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悠悠叶尔芜河》入
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书》入选“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书法作品《欢》参
加“2005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生命思维2》参加“2008韩国釜山国际双年展”、
《雨霁山水图》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赵宝平素描集》、《赵宝平速写集》、
《赵宝平书道作品集》、《赵宝平书法作品集》、《赵宝平水墨人物作品集》、《赵宝平
水墨山水作品集》、《心游——赵宝平艺术实践2006》出版。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
高等学校省级专业带头人。2005年,书画作品编入《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5—中国
绘画年鉴》。
韩敬伟:《社火》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古塬逢春》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山鸣谷应》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和平天使》获全国首届中国画展•深圳特展
大奖,《山乡的和音》获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银奖,《归路》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展”
铜奖,《山妹子》获加拿大首届“枫叶奖”国际书画大展银奖,《家庭》获全国首届中华杯
中国画大奖赛二等奖,《社火系列之二》获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三等奖,《信天游》
获“东方怀”(国际)中国画大奖赛 三等奖,《乡音》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山谷》获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授讲堂DVD
六部》、《中国画的意与色》、《中国绘画质地表现》、《韩敬伟画集》、《韩敬伟
作品集》、《水墨精神——当代中国画名家韩敬伟作品及技法》、《国画写意山水绘画
手稿》、《韩敬伟山水扇面精品》、《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韩敬伟》出版。
陈苏平:《黄河》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素描风景》(与齐鸣合著)、《从写生开始》出版。
晏 阳:《两个画家》获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笨耗子故事》获
首届中日韩插图大赛大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全景画《赤壁之战》获第十届全国
美展金牌、首届全国壁画大展大奖,全景画《济南战役》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牌、首届全国
壁画大展优秀作品奖,全景画《莱芜战役》、《三大战役》获首届全国壁画大展优秀作品奖,
全景画《淮海战役》获第二届全国壁画大展大奖,全景画《井冈山斗争》获第二届全国壁画
大展奖,中国画《太行晨牧》获第八届全国教师美展优秀作品奖,油画《大刀向鬼子们头上
砍去》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油画黄洋界保卫战》井冈山黄洋界纪念馆收藏。专著《晏阳
人物画作品集》出版。
张晖:《驼峰上的爱》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马占山》获国家级美展银奖,《百年英烈》
(与王盛烈、赵宝平合作)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速写教程》、《张晖作品集》出版。
刘建华:《秋雨》(与王盛烈合作)获国家级美展银奖。
李岩: 1988年《中华杯国画大奖赛》获铜奖.中国美术馆 北京,1997年《东北三省国画联展》金奖
长春,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北京,1999年《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优秀奖 北京
韩大为:《辽西的秋天》广州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提名奖,《创作素描》出版,草书作品获第二届
“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铜奖。油画、素描作品获第六届山艺术罗中立油画奖学金。
赵斌:《藏北风情》(合作)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宋画临摹•实技Ⅱ》、《宋画
临摹》、《古画临摹•三友百禽图》出版。
孙悦:《烟花烫》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并被收藏,《泳之一》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
双年展。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并被收藏。《古画临摹实技》、《名家绘画手稿》、
《千姿鸡冠花》、《花卉与花卉装饰画-工笔花鸟》出版。
张船:《视觉日记之一》获得“第七次亚洲美术大展”(韩国)特选奖,《金婚纪念》入选第三届
全国中国画展,《天台上的盆景》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马新宇:《试论北朝墓志题铭的文化蕴涵及书体的装饰性问题》获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图说中国书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