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朋校友圈 - 真实大学口碑 - 职业圈旗下网站
职朋校友圈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院系设置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7年的南京气象学院计算机软件教研室,1993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2002年初,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划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工程系;2006年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基础成立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目前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技术与工程系、网络技术与工程系三个系;建有一个省级工程中心:江苏省网络监控工程中心;两个中央和地方共建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高性能网格计算与并行处理实验室;一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网络工程与嵌入式开发、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5个专业实验室。学院是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单位。

专业设置:学院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两个国际课程合作专业:电气信息类(计算机应用方向)、软件工程(国际课程班)。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特色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专业。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气象信息技术硕士点,拥有气象信息技术与安全博士学位点。现有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硕博研究生100余人。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21人,中青年专任教师博士化比例已达到100%;同时学院还聘请了1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中国气象局优秀教学团队。教师中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人选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1人、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人选4人。有10余名教师获得校“教学名师奖”和“优秀教学质量奖”等荣誉。

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科研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信息安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物联网、气象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智能计算等研究特色,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教师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以及横向项目60余项。近三年来学院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0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和市厅级奖20余项,取得软件著作权70余项,专利10余项。

教学水平:学院获建《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网络安全》等4门省部级精品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等5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数据库系统》、和《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等3部省部级精品教材;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精品多媒体课件奖5项、省级优秀毕业设计2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并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被批准为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专业。

人才培养: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秉承“厚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气象事业发展输送了3000多名本科生和100多名研究生。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朴实肯干的品质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高质量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11年达到97.29%。毕业生中,有知名大学的教师、政府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更多的是气象部门和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业务骨干。近年来,学院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除了与周边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外,还与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等国外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学生培养、课程建设、教学交流平台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办学影响进一步扩大。

优势特色: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依托学校50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自身20多年探索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各方面显现了鲜明的特色。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气象行业”为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依托我校大气科学的学科优势,同时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持紧密联系,形成了兼顾服务地方经济和气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科研实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在本学科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取得了有特色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坚持IT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与国外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显出较好的办学成效。学院将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校专业学院。

学院办公室电话:025-58731323;Email:jk_xb@nuist.edu.cn

网址:http://web2.nuist.edu.cn:8081/JRY/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