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学院
山东
考核方式:
在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均需进行两次考核,分为卷一和卷二。卷一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根据题库组织命题工作,命题突出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卷一考试即可取得该课程规定的相应学分;卷二由任课教师自主命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题目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此外,卷二成绩还包括学生日常表现、平时成绩、单元测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实践课程成绩等组成,卷二成绩决定学生的学绩分数。这种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优势课程上取得较高学绩,来补充劣势课程的不足,实现优劣势互补,突出个性化培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儿童教育咨询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系统扎实的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备运用教育基础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技能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的良好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最新动向,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管理和创新能力。
主干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概论、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中国教育史(含学前)、外国教育史(含学前)、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卫生学、音乐、美术、舞蹈、钢琴演奏。
专业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国家及社会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的制定均表明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政策导向。伴随着政策的导向作用,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幼儿园16.68万所,比上年增加1.63万所。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学前教育的规模发展也较快。据统计,2011年,全省共有幼儿园18455所,比上年增加704所,全省每年对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达数万人,并且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青岛市为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举措。2011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以上,全市城乡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和保教质量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11年青岛市人大调查报告:青岛市现有园长及幼儿教师 13800余人,按3岁至6岁在园幼儿约20万人测算,2020年前配齐幼儿教师约需新增6000人。此外,在青岛市及周边地区,有近16万韩国人在此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子女入托对学前教育师资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校二十年的韩语教学经验,对此类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校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除了能满足一般性的社会需求,也能满足本地的特殊需求。
就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前景主要包括:面向经济发达、教育发展尤其是学前教育发展较快的市区幼儿园,实施对口就业,如省、市级示范园、政府机关园、高校附属幼儿园、企事业单位附属幼儿园以及蓬勃发展的、极具潜力的社区配套幼儿园等。学生也可以进行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