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校友口碑(共427位校友分享)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晶晓王(女)
河北经贸大学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学校很大,有3000多亩,图书馆很漂亮,学校环境优美,学习氛围也不错,男女比例相差悬殊,比例为3:7
- 专业评价:
- 师资力量雄厚,老师们学识都很渊博,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让我对数据分析非常感兴趣
- 更多详情:
-
pcxsky(男)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整体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完备,出行方便,学习气氛很好,素有学在北理的名号,缺点是远离大城市,缺少接触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
- 专业评价:
- 应用统计学是二级学科,培养具有统计思维和计算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基于数据分析的方法,结合各行业进行研究,给出实行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
- 更多详情:
-
18361391929姜(女)
江苏师范大学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学校附近新开了万达广场,可以满足学生的娱乐需求;学校位处徐州,交通便利,方便学生回家;学校教学环境优良,生活环境优美,强推!
- 专业评价:
- 应用统计学专业前景明亮,而且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机会多,可以选择学术研究也可以选择应用实践,是个很棒的专业。
- 更多详情:
-
183683孙(女)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我们学校最大的特点是学生活动较多,创业氛围比较浓厚。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但总体来说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厚。
- 专业评价:
- 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专业。就现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来说,越来越多企业需要数据挖掘型人才所以就专业来说,这个专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就我学校来说,并没有把它作为重要专业,整体影响力不是很好
- 更多详情:
-
职业圈用户9761009(男)
广东财经大学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41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财经类院校,是广东省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地处琶洲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885万元;图书馆藏书506万余册,有电子期刊册数143万,馆舍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实验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2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与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交叉学科。共有27个教学科研单位、68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1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广州市重点学科,工商管理学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万人左右。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推进五育并举,形成“湾区融合、商法融合、商技融合、产教融合、双创融合”的“五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221项、全国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8篇,在“挑战杯”竞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学科竞赛获奖数量位列2019—2023年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第20名。毕业生质量高,社会评价好。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高素质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综合满意度达96%以上,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十大经济创新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及一批知名企业创始人、高层管理人员等杰出校友。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6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4%,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约26%。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7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32支,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9支,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7人。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贡献广财智慧,发出广财声音。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7项。在《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763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委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97篇。学校聚焦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参与起草地方性法规6部,119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11份研究咨询报告获得中央主要领导批示。188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采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财方案”。有70位专家被聘为省级以上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3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与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人社厅、省工商联、省财政厅、省政数局、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校政行企深化合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坚持实施对外合作办学与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国际化教育项目。现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外财经教育联盟、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联合会、粤港澳高校联盟及其相关子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挂牌单位、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合作院校、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合作院校、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立项单位、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和“最佳合作单位”,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歌德语言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提供德语语言培训和歌德等级考试的官方权威机构。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工作总目标,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的历史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专业评价:
-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41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财经类院校,是广东省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地处琶洲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885万元;图书馆藏书506万余册,有电子期刊册数143万,馆舍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实验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2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与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交叉学科。共有27个教学科研单位、68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1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广州市重点学科,工商管理学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万人左右。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推进五育并举,形成“湾区融合、商法融合、商技融合、产教融合、双创融合”的“五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221项、全国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8篇,在“挑战杯”竞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学科竞赛获奖数量位列2019—2023年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第20名。毕业生质量高,社会评价好。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高素质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综合满意度达96%以上,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十大经济创新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及一批知名企业创始人、高层管理人员等杰出校友。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6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4%,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约26%。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7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32支,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9支,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7人。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贡献广财智慧,发出广财声音。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7项。在《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763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委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97篇。学校聚焦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参与起草地方性法规6部,119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11份研究咨询报告获得中央主要领导批示。188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采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财方案”。有70位专家被聘为省级以上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3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与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人社厅、省工商联、省财政厅、省政数局、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校政行企深化合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坚持实施对外合作办学与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国际化教育项目。现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外财经教育联盟、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联合会、粤港澳高校联盟及其相关子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挂牌单位、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合作院校、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合作院校、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立项单位、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和“最佳合作单位”,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歌德语言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提供德语语言培训和歌德等级考试的官方权威机构。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工作总目标,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的历史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更多详情:
-
职业圈网友(女)
湖南科技大学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自然环境特别棒,师资力量不强,关键是能否分到一个靠谱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自己也要平时多积攒经验,多学习一些相关的软件。
- 专业评价:
- 就业挺好的,关键是看你自己对职业生涯的定位,软件的学习,实习经验的积累都是工作好坏的一个衡量标准。
- 更多详情:
-
mjuikkkk(女)
南京理工大学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学习环境好,教学水平高,能提供给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和获取知识的机会。同时地理位置好,紧邻紫金山,到市中心只需半小时
- 专业评价:
- 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刚起步,在发展阶段,有很大潜力,同时学术环境不够完善,但整体还是很不错的
- 更多详情:
-
小小xh(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财经类院校,金融会计经济工商等王牌专业,每年有很多学子从这里毕业,有很好的前景和发展
- 专业评价:
- 是个很好的专业,大数据时代,需要更多的统计人才和精算人才,我报考了精算师证,希望成为其中一员
- 更多详情:
-
何东叡(男)
中国人民大学 - 应用统计学 (硕士)
- 学校印象:
- 人大是以人文社科为主的学校,虽说名气不及清北复交,但是也有自己的王牌专业,还是不错的。
- 专业评价:
- 偏应用,时间只有两年,而且秋招的时候其实相当于只读了一年,时间很紧,更需要良好的规划
人大统计学全国排名前列,师资力量毋庸置疑。
- 更多详情:
-
fqchen1(女)
安徽大学 - 应用统计学 (本科)
- 学校印象:
- 安徽大学在安徽省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是出了省就差一点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里,安徽大学的竞争力还是差了不少
- 专业评价:
- 如果没有考研的打算,建议不要读这个专业,本科学的东西太浅太杂了,大多数统计软件都只是入门(可能是我是个学渣。。。),但是如果读了硕士,安大的统计学还是很厉害的。
- 更多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