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

首页 成员 话题 口碑
立即获取

兰州理工大学求学调查报告

来自兰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报考必读

院校口碑(共 736条)   发布点评

职朋9767186(男) 硕士

兰州理工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22级

学校印象学校环境还可以,目前在这个大环境下就业也还行,兰州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特别在工程技术学科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地处西部地区,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需求紧密相关。在学科建设、科研实力、就业资源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东部一些重点高校相比,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学术影响力和资源配置仍有一定差距。总体来看,兰州理工大学是一所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院校,适合那些有志于从事工程技术、科研开发及地方经济建设的学生。
专业评价兰州理工大学在工程技术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是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学校长期以来以“工学为主”的学科布局,在全国工科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具体来说,以下几个学科领域相对突出:学校的就业情况在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相对较好,尤其是机械、土木、材料等传统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很多进入了地方的国有企业、建筑公司、工程公司等行业工作。同时,由于学校在甘肃省内外的影响力,许多毕业生也能够进入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和与国内顶尖高校相比的影响力仍有差距。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兰州理工大学在未来有可能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口碑详情 展开

职朋9766967(男) 硕士

兰州理工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24级

学校印象优点:一、学科实力较强:在 2024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 186 位,拥有 5 个博士后流动站,6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 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学科进入 “B” 档,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3 个学科进入 “B-” 档 二、研成果丰硕: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智教授团队在镍合金高温摩擦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摩擦学领域顶级期刊《Tribology International》和《Wear》上。学校还拥有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如大型电气传动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型电力变换与传动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等。
缺点:地理位置受限,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实习、就业的机会可能相对较少,对于一些追求大城市繁华生活和更多发展机会的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
专业评价控科这个专业领域内,高端人才还是很多的,有众多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
老师的学历层次也都比较高,基本都是博士起步。
就业方面就业面广,毕业生可以在自动化企业从事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等工作;也可进入科研单位,开展控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还能在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参与数据处理、智能决策等相关工作.
薪资待遇较好: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其薪资待遇也相对较高,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薪资会进一步提升
口碑详情 展开

职朋9743984(男) 硕士

兰州理工大学 - 机械 - 2021级

学校印象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前身是1919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
专业评价学院设置四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纺织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已经顺利通过两轮工程专业认证。目前全日制在读学生27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人。现已形成本硕博多层次完备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迄今为止,已经累计为社会培养24000余名优秀学子,涌现出嫦娥巡视器主体系统主任设计师申振荣、甘肃省科技功臣李维谦、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陈树君、酒泉航天事业“一家三代”接班人柳晗、戍边卫国英雄孟长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红柳英才。
口碑详情 展开
此口碑数据来自求学调查报告,查看更多736个回复请前往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