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11 一流学科

首页 成员 话题 口碑
立即获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求学调查报告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报考必读

院校口碑(共 230条)   发布点评

职朋9788726(男) 硕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022级

学校印象1. 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
优势领域突出: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领域,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大量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科研与教学水平处于国内顶尖水平。

行业联系紧密:许多教授有石油企业工作背景,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性强,实践导向明显。

非优势学科相对普通:人文社科、基础理科等非核心学科师资和教学水平与顶尖综合性大学有差距。

整体评价:在能源领域(尤其是油气)国内顶尖,工科实力强,但学科覆盖面较窄。

2. 学习氛围
学风扎实严谨:以工科为主,学生普遍务实刻苦,尤其石油主干专业学习压力较大,竞争较激烈。

科研氛围浓厚: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较多(尤其导师制下),鼓励创新实践。

人文氛围较弱:相较于综合性大学,文化、艺术类活动相对较少,校园文化偏向务实。

整体评价:勤奋务实型学风,适合潜心钻研技术的学生,但多元性稍显不足。

3. 学校食堂
主校区(昌平):食堂数量较多(如学生食堂、风味餐厅、教工食堂等),价格合理,口味大众化。

公认较佳的选择:

风味餐厅:选择多样,各地特色小吃、小炒、面食等较受欢迎。

润杰公寓食堂(校外学生公寓区):性价比高,菜品更新较快。

整体评价:能满足基本需求,部分窗口有亮点,但算不上"美食天堂",中规中矩。
专业评价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简称“石工”)的“在校生”,我来分享最真实的就读体验。这个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全国Top 1水准),但选择前需明确其行业特殊性——它直接绑定油气行业兴衰,适合真正对能源领域有热情的人。
口碑详情 展开

王贤东(男) 本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21级

学校印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具有深厚的教育实力和学术资源。在石油工程、勘查等专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备受业界认可。校园环境和设施完善,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配套设施特别好,如游泳池和温水设施等,且地处北京昌平,交通便利,周边生活设施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大多为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学术氛围浓厚,图书馆和自习室经常爆满。然而,该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校园面积相对较小,宿舍空间有限,且部分学科偏重石油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就业有一定限制。总之,中石大(北京)是一所实力强劲的高校。
专业评价师资力量雄厚,光院士就有几个
就业不难,首先,该专业拥有强大的学科实力和优质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这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其次,化工专业与能源、材料、环保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这些领域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就业选择。

此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积极与企业合作,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许多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等领域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综上所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的就业情况良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口碑详情 展开

职朋9577772(男) 硕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020级

学校印象专业类学校,石油工程专业全国第一,工作进三桶油随便进,其他专业也都有是围压石油服务的,综合来说工作还挺好找的。据2021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军都山南麓,北京校区校园占地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000余亩。[1]截至2022年4月,北京校本部2022年设置了14个教学学院,25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共包含35个本科专业;[4]拥有教职工1759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教职工286人),教授296人,副教授44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分室以及26个省部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18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分室。
专业评价目前来说,石油就业还算可以,基本上主干专业都能进三桶油,不挑地方的话工资待遇也还不错,未来前景不足,石油属于夕阳产业,很多公司都在向新能源转型。
口碑详情 展开
此口碑数据来自求学调查报告,查看更多230个回复请前往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