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
目前学校已建成 41个建筑类实验室,21 个电气技术、数字技术、机械电子类实验室,20个艺术类实验室,17 个经济类实验室,8 个人文类实验室以及 14 个计算机房(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 1.38 亿元)。
我校以理工科为主,突出土建、电子类等特色专业。例:建筑学、风景园林、建筑环境设备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依托重庆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好。
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经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学院有关规定颁发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由重庆大学全面负责我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并对我校的规划建设、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师资队伍、学生工作等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培养质量。学校充分利用重庆大学的雄厚师资力量,选聘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教师任教。为便于重庆大学的教师到我校上课,行课期间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均开有多辆班车,从学校往返重庆大学A、B、C三个校区接送重庆大学教师,确保了我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名师简介
刘学民 副教授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董事长。武汉大学法学硕士,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民办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曾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湖北省直机关第一届青联委员,湖北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价格协会价检分会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武汉市新洲区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理事长、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董事长。现担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理事,重庆市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教材多部,参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教研课题曾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刘越 副教授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副校长。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在读),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经验。在国际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独立等公开发表学术教改论文 10 余篇,主编编写教材 5 部,主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4 项。
何成辉 教授
发展规划处处长。工程经济教授,曾任黑龙江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东北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于2005年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奖”;在《中国软科学上》、《管理现代化》等杂志上发表了论文20余篇;编著了《技术经济学教程》等多本教材;承担了多项省、部级教研与科研课题,其教研课题曾两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其科研课题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俞爱群 副研究员
教务处处长。清华大学法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在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从事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曾任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主编《大学生创新与实践》等作品2部,主持或参与市级项目6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有:1.The Associations betweenProfessional Commitment, Learning Burnout,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in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2012;2.《Analysis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Teachers ofindependent Colleges in China》,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2015. 3.YuAQ, Li L. The potential role of probiotics in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utr Cancer. 2016, 68(4): 535-544. 4.《课程教学提纲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5.《独立学院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综述》,《教育研究》,2015年第8期等。
张旭东 副教授
图书馆馆长。先后主研完成重庆市哲学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重庆市委宣传部重点项目等5项科研课题。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10余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青年研究》(北京)、《思想教育研究》、《青年探索》(广州)、《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周毅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30余年。现担任:重庆同和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长、总建筑师;重庆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地域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山地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建设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重庆秀山县人民政府城市建设顾问。其设计作品多次评为重庆市十大标志性建筑并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等,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或专业期刊发表。
李平诗 副教授
建筑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建筑技术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编教材2部、主审教材1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负责和参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项。曾获重庆市优秀教师称号。
唐海艳 副教授
建筑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建筑学、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工作,对应用型本科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及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有一定的研究。主编专业教材4部,发表教研教改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一篇被EI收录。负责多项教研教改课题项目,其中省部级课题一项。
龙彬 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吴涛 教授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文物局文物重点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文物学会二十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遗产委员会委员、重庆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城镇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理事。意大利A.R.S国际咨询机构特聘专家。《重庆山地城市规划》及《重庆园林》杂志编委。
李奇 副教授
曾获全国文化馆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作为骨干参与建设的建筑装饰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示范性专业,曾担任过建筑装饰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环艺系副主任,风景园林教研室主任等。作为骨干参与建设教育部的“全国示范性专业(建筑装饰专业)”并获成功。发表论文若干篇,参编过《建筑抗震》等教材,主编《房屋建筑学》、主编或主审教材《民用建筑构造》、《建筑装饰工程材料与构造》等。设计过的主要项目类型: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电影院建筑设计、宾馆建筑设计(方案及施工图)、医院建筑设计(门诊部和住院部施工图)、商场建筑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电影院建筑设计、办公楼建筑设计、文化馆建筑设计。
罗小乐 高级工程师
1992年开始从事建筑专业的技术工作,已近23年。中国科协、重庆市工程师协会、重庆市发改委综合评标专家、重庆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作为建筑设计项目负责人、建筑工种负责人,主要承担了重庆洪崖洞传统民俗风貌区工程(核心区),重庆璧山翰恩阳光花园社区—水岸高层工程,重庆市西南大学文学院(第一教学楼)复原工程,宜宾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程,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一期工程,安碧捷铜梁园区工程等五十多项建筑设计工程。
魏小梅 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工作。设计过的主要项目类型:住宅类建筑、学校类建筑、酒店建筑、医院建筑、商业建筑、办公楼建筑。主要研究领域:课程设计与实际项目的结合、特色专业建设、建筑技术科学。参与校级及市级教改,发表论文多篇。现教授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
王阳 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建筑创作与设计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主要承担大中型项目的产品研发、规划设计、概念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长期致力于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实践与建筑学教学相结合。
高家诚 教授
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冶金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重庆市纳米材料与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材料科学学会、中国生物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重庆材料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有色金属学会秘书长,重庆市粉末冶金学会理事长。《功能材料》、《粉末冶金技术》、《中国钼业》等杂志编委;国家211重点学科“复合共生矿冶金科学与高值新材料制备”九五和十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编写教材6本,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张来仪 教授
土木工程学院客座教授。重庆市优秀教师,硕士生导师,曾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重庆市“结构力学”精品课程负责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主任。在重庆大学学生评教中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2012年被评为优秀教研室主任, 2013荣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十佳”教师称号。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成绩突出,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校特等奖一项,校一等奖五项,校二等奖两项。其两项部级科研成果通过国家鉴定为“国内首创”和“国内领先水平”。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教材10本,主编网络教材1套,主审教材三部,其中有两本为 “十一五”国家规化教材,一本为“十二五”系列规化教材。
陈尔杰 副教授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多年从事渠化工程,房屋建筑学教学工作,曾获学校优秀教师奖。科研重点方向为:高水头通航建筑物研究;三峡三级船闸攻关研究等。参与并主持房建、道路桥梁,船闸等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95年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段旻 副教授
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工学博士,毕业于汕头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对应用型本科结构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研究,主编专业教材3部。在国内土木工程权威期刊中发表了十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EI收录7篇。负责多项教研教改课题项目,其中省部级课题一项、校内课题4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曾参与广州西塔、天津高银117、杭州萧山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等高层及大跨结构的风洞测压项目。
焦斌权 教授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台湾“中华大学”客座教授。近三年发表主要学术论文12篇,均被SCI或EI核心期刊收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等。
肖明葵 教授
土木工程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精品课程“理论力学”课程负责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材料力学”精品课程负责人。承担本科生多门力学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力学和水力学等)和研究生的结构动力学课程的教学,从事结构抗震动力分析的研究工作。港澳地区装配式金属屋面系统行业标准编委会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库专家,重庆市科技咨询专家库专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和主研共6项,重庆市科研项目2项,获得包括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朱建国 教授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学生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主、参编过多本教材,发表过多篇文章,获得过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市、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参编的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曾任重庆市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市图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常务理事。
黄忠 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设备教研室主任。获得过6项实用新型专利,在重庆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等多个奖项。教授建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
吴斌 副教授
重庆大学土木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从事测绘教学至今,主编了《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实验题解》、《现代测绘仪器》等教材,在各类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邢世建 教授
重庆市建设工程综合专家库评标专家。先后获得重庆大学首届教学质量优秀50名、优秀教案三等奖、土木工程学院首届优秀教案二等奖、重庆大学先进工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并完成了12项省部级及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完成了重庆大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1项、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行业奖四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公开发表论文10篇、编写出版教材三部、完成各类工程项目6项。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慈善基金会合作项目3项。
游渊 副教授
长期从事力学、工程结构的教学工作和高校科研管理及研究生管理工作,担任重庆市高校市级精品课程“结构力学”主讲教师。先后参与完成省部级和市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3部。曾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邹昭文 副教授
力学、结构教师,长期从事力学及工程结构等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理论力学》,参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水力学》等本科教学用书。《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及框架节点构造研究》获得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教改项目获重庆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对所教授的课程有较深入研究,教学深入浅出,注重结合工程实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知识性与实践性并重,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聂绍伦 副教授
1977年1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历年来主讲《地下建筑结构》、《地下防护结构》、《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房屋结构设计》等课程,编制课程教学大纲、毕业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并指导多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与廖远明、叶晓芹教授合编本科教材《建筑工程图与设计》;组织并参与多项工程设计、工程检测,其中,典型项目有永川经济开发区翠竹小区跨越式带助薄壁档墙工程设计、新建永川监狱、忠县监狱、南川监狱设计,永川电厂冷却塔桩基净载试试验等。
郑小晴 副教授
建筑管理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博士、国家注册投资咨询工程师、重庆市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编和参编论著多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行业先进工作者。
白秀华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广泛参与市政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招投标、工程预算、施工技术及质量监督工作,拥有丰富的工程设计、工程预算、施工技术及质量监督方面的经验。教授课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导论》等。参与编写教材《工程经济学》、《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重庆市永川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潘晓丽 副教授
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重庆市一级总监、重庆市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担任重庆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重庆市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骨干成员。曾4次进入重庆大学课堂教学效果前50名,2013年获重庆大学唐立新优秀教学教师奖,2016年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首届“伯乐奖”。参与的教改项目先后获得重庆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贵春 副教授
重庆市造价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经济、工程财务管理、统计数据处理。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收录1篇,北核收录5篇,EI扩展收录1篇;参与教改项目3项,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指导本科生各类创新实践活动5项并多次获奖;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4篇,其中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获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曾获得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行业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人事考试优秀考务工作者。
吴露萍 副教授
从事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专科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从事《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平法识图》、《工程造价案例实训》等方面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应用。着重BIM的推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筑结构CAI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在核心期刊中的各类科研论文三十余篇,编写《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训教程》、《建筑结构CAD》等多本教材,多次获得重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称号。
史琳 高级经济师
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有近十年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经历,随后近十年供职于知名大型房地产公司,在成本管理部门从事住宅及商业开发项目招投标及预结算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所授课程为《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并指导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
潘银松 副教授
电气信息学院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集成器件及集成化芯片系统(SOC)技术、CMOS集成电路、传感技术及系统和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2篇。作为项目主研人参加了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课题,以项目负责人承担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授权6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1项。
项东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研究工作,曾到美国学习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多次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及改造工作,为企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在核心刊物发表过多篇论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主编和参编专业教材5部。
李佑光 副教授
曾先后从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智能变电站”、“智能继电保护”等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参与市科委、市教委项目多项,获优秀成果奖两项。编著“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获重庆大学优秀教材奖。
徐道连 副教授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家,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电气信息学院电子教研室主任。长期在重庆大学任教,对大学本科《传感器》教学有独到研究,教学深入浅出,注重良好的数学思维训练和解题思路训练,知识性、趣味性强,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同时担任硕士和博士《现代传感技术》教学,先后主讲《理论力学》、《工程力学》、《传感器》、《机械量测量》、《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概率与数理统计》、《现代传感技术》和《检测技术》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型机械传感器、噪声及振动的理论与检测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多篇,参研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重庆市基金项目1项。
刘敦放 高级工程师
曾在重庆普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开发过汽车电子GSM无线短信报警器、一对多光纤收发设备和汽车电子遥控设备等产品,也曾任过该公司技术中心产品规划室负责人。近年来,该高级工程师在我院主要从事主讲《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实验》、《Linux基础》、《无线传输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等课程;辅导的学生曾获得重庆市电子大赛二等奖;从事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通信设备研究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符欲梅 副教授
电气信息学院计算机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计算机集成制造方向及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智能土建结构监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近年来开始从事汽车电子及传感器、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工作。获得鉴定项目5项,在国内发表论文60余篇,国内外会议论文20余篇,被EI收录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7年),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7年)。在重庆大学任教过程中,曾获得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及宝通奖教金各一次。
张子林 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多年潜心财经管理研究,形成了人才研究的系列成果,曾获得过吉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2次,先后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等5部著作;在《吉大学报》等杂志发表了数十篇论文;承担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一项。
刘定祥 教授
硕士生导师,重庆市首批社科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数理经济学和土地经济学,曾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主持重庆市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为重庆市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决策咨询。发表论文40多篇。著有《应用统计学》、《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生态系统仿真模型》等专著多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
刘建国 教授
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省司法鉴定会计师。多年来,从事理论教学研究、理论水平高,主持上千户企事业单位的审计、评估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主持多项校级、省级课题,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教材多部,“双师型”教师。现担任资产评估专业主任,“资产评估学会”指导教师。
彭小兵 教授
管理学博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长江工商管理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重庆大学公益慈善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重庆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市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1部,省部级科研获奖3项。入选第二批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首批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获得重庆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重庆大学“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奖。
余小平 副教授
1998-1999学年度评为重庆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主讲:会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商业会计、市场营销学、生态学等课程。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重庆新世纪百货超市差异化营销策划分析》获中国高校学术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另有2篇获重庆市科协优秀论文奖。编著教材3部,参研《重庆市缙云山植物志》课题(专著120万字),该课题获重庆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得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首届教学贡献奖”。
张俊杰 副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商务管理师,长期从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大数据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及重庆自贸区跨境电商方面的研究工作。2011年以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4篇,EI收录论文3篇,并分别在2014、2015年获得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评选一等奖及三等奖。共主持了3项重庆市科研项目、4项校级教改项目。主编教材《管理学》、《电子商务概论》,副主编教材四本。指导本科生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并获奖八次。共获得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年度优秀教职工4次、优秀党员1次、十佳教师1次。
王宝桥 教授
产品设计专家,现任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曾担任武汉嘉禾集团美平方装饰工程公司设计总监。曾获得过四项产品外观设计国家专利、十余件设计作品获国家一、二等奖、完成二项省级科研立项。2000年至今先后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主编出版应用型教材六部,指导学生获省部级各类竞赛奖项百余人次。
许世虎 教授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艺术设计学院特聘专业负责人。先后出版专著《美术院校考生色彩训练》、《水粉画艺术教学、创作》、《水粉教学范图》、《色彩的艺术与表现》、《许世虎•写实与写意》、《现代综合绘画技法研究与应用》等。近年来,采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了大量题材不同的水彩、水粉、壁画、雕塑、陶艺、油画、综合技法及各类设计作品,多次参加省部级和全国美展、全国设计大展及出国展览并获奖。近年来数百幅作品在《美术》、《美术大观》、《美术之友》、《当代美术家》、《中国现代艺术精品集》、《中国美术选集》、《中国名家书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艺术》、《中国水彩》、《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实力派教师作品集》、《中外交流》、《中国书画作品收藏宝典》、《中国水彩 画史》等全国100多家报刊杂志画集上出版、发表和进行专题介绍。作品受到了社会、艺术界专家同行及国际友人的赞赏,多幅作品被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香港、法国、台湾、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机构、国际友人和艺术家收藏。
张新龙 教授
作品多次入选重庆市级美展或省级展览,多次参加重庆市教师书画展并获一、二等奖,多幅作品和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装饰》、《美术观察》、《艺术教育》、《文化月刊》、《中国美术教育》《中国书画报》、《美术大观》、《美术界》等国家级专业核刊或专业期刊,个人专著《中国古代画论选释》,主编《设计素描》教材一部。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美术竞赛活动,先后有60余名学生获得各种奖项。
常雁来 副教授
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主持研究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重庆市201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北方国际大学联盟2015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等,编著出版教材6部,论文与教材在2014年重庆市民办教育协会举办的优秀学术成果评选表彰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重庆市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个,被重庆市教委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3至2015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十佳青年教师”。
李刚 副教授
重庆大学设计学、电影学硕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客座艺术家,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长期以来致力于新媒体、数字技术与艺术交叉领域的研究,多次在国内外各类大型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近年来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6篇;出版教材2部,获得设计专利4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教育部青年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学专项及重庆市社科规划等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科研6项;近五年来教学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省部级各类奖项十余次;曾获得文化部优秀指导教师、Adobe动漫认证内容开发优秀教师等荣誉奖章。
吴家华 教授
人文学院•基础部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项目、重庆市重点社科项目各一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六项,获四川省政府二等奖一项。主编专著六本,参编十余本,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任全国中国共产党史学会理事、重庆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高校分会副会长、重庆教委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教委“两课”教研会副会长、毛泽东思想教学研究会会长、重庆市科社成果评奖学科组成员、重庆市自然科学成果评奖学科组成员。获首届重庆大学路通奖教金,首届重庆大学最受学生喜爱的十佳公共课教师。
苟世祥 教授
人文学院•基础部客座教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曾先后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闻学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专家、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大学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位。
邓仕伦 副教授
人文学院•基础部院长、主任。永川区第十四届政协委员,永川区社科联副主席,英语副教授,重庆市外文协会理事。从事英语教学、教学科研与管理30余年。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编、副主编教材15本,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11篇,其中外语类核心期刊3篇,主持省部级一般教改项目2项,【(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三种译文比较】获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
罗加冰 教授
人文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游泳协会裁委会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游泳国家A级裁判,曾参加29届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裁判工作。主编体育专著4部。曾担任重庆市科委批准的“三峡库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对策研究”等市级课题研究主持人。在国内体育权威刊物《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院学报》、《体育与科学》等国内体育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徐铁城 教授
硕士生导师,曾任重庆建筑大学外语系主任及重庆市翻译学会副会长等职。长期担任重庆大学英国文学、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言对比等课程教学,现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曾文革 教授
人文学院•基础部特聘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等职。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教学与研究。
陈宏 副教授
现任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曾在重庆大学长期担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效果良好。曾任重庆市教委英语中心组副组长,参与编写大学英语教材多部,并任重庆市高校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自主听力》1、2册主编。
林光奕 副教授
曾担任重庆大学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国译协重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协重庆分会译委会理事。2000-06年参与重庆大学规划院“山地城镇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由教育部颁发奖金及获奖证书。2008年以来任教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长期在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大学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著作和教材多部、教辅材料,著译文字逾二百万,发表论文13篇。
罗世荣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十佳优秀教师”,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法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法学导论、民法总论和房地产法的教学与研究。独著、合著、主编各类法学专著、教材共7部;主研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负责校级重点课题2项;发表论文30余篇。
向超宗 副教授
人文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副主任,硕士,校“十佳青年教师”;担任重庆市游泳协会裁委会委员,重庆市大学生网球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游泳国家一级裁判员;编著教材和专著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得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重庆市大学生网球及游泳比赛,取得优秀成绩,并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
学院从200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2.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