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朋校友圈 - 真实大学口碑 - 职业圈旗下网站
职朋校友圈 > 乐山师范学院 > 乐山师范学院院系设置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

乐山师范学院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详情

教学院及专业介绍

 

文学与新闻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6389 

18990602578(任老师) 13890632419(熊老师)

 

文学与新闻学院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我校办学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

现有学生1600余人。专任教师54人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博士20人,硕士24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级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4位兼职硕导。

有省特色专业2个、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7门。有省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另有摄影棚、直播室、演播厅等20多间实训室。有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和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有省级期刊《郭沫若学刊》。获省政府哲社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有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等课题60多项,出版专著40多部。

有两个传媒中心,有太阳岛文学社、创意工作室、配音工作室等十多个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学生在国家及省级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华诵”诵读大赛、广告设计大赛、微电影比赛、“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等学科赛事中频频获奖,如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最佳创意奖(全国六大单项奖之一),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二、三等奖等。不少学生考取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研究生或录取为公务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保持高位。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非师范方向·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师范方向(进校分流):

培养目标:培养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审美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及研究的应用型师资及教育管理人才。

就业去向:以各级、各类高中、初中为主。

 

非师范方向(进校分流):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基础,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写作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创意策划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文秘、文化管理、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类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去向:就业范围广,各级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和文化传媒类工作。

专业特色与优势: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办学历史长、积淀厚、成果多;注重人文素养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共建,实习资源丰富;四川省秘书资格证考点。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兼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以“双语”“多元文化”教学为基础,培养具有较全面的中外语言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高等院校提供硕士研究生生源。

专业特色与优势:省级特色专业,办学历史长、办学成果多,海外项目多;多元化人才培养。

就业去向:海外汉语师资、中小学师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新闻学(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熟悉我国新闻和宣传政策法规,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跨学科基础知识,熟悉各类媒体传播特点、具有全媒体传播技能,能在各类媒体从事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省级特色专业,与党政部门及多个媒体单位深度合作,共享行业资源;实验实训条件充足,注重应用性实践和宣传、传播、创意、策划等复合性能力培养。

就业去向: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新媒体、党政机关、公司企宣部门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与文化修养,掌握广播电视及新闻学理论知识,以播音、主持为主,集采、编、演能力为一体,能从事电台播音、电视主持人、编辑、记者、策划人等职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与优势:重视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同时兼顾新闻采访、节目制作、创意策划等综合传播能力培养,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平台。 

就业去向:广播电视传媒部门、其他文化系统及文化影视传播公司,也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宣传、公关、广告有关的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新媒体意识,具备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新闻采写编排技能、熟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去向:新闻网站、网络公司、政府及企事业信息部门从事记者、编辑、策划、摄像(影)、制作、网络监管等工作。

 

◎语文教育(师范·专科)

学        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党政机关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宣传、文秘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特色与优势:办学严谨扎实,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就业渠道较宽。

就业去向:中小学、党政机关、企业公司、媒体等。

政法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6379

 

政法学院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的学院之一,有30多年办学历史,举办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5个本科专业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是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8人,外籍教师1人。近几年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4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0余部;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重点课题10余项,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学院拥有完备的专业实训条件,建有“四川省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专业模拟法庭、刑事侦查基础实验室、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诊所,并建立了两个“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等3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横向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换或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

本着“适应社会需求,打造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学生学术科技作品获得“挑战杯”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获团体第一名。近年来在公务员(选调生)、国家司法、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社工师等考试中连年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保持高水平;学生考研率高,已有80余名学生被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重点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学院先后获得“民政部全国社区援助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专业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教育素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既能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又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注重实训实践,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同时兼顾文秘、管理能力的培训,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平台。2009年该专业被四川省列为特色专业点。 

就业方向:学校和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既能够在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又能够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培养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具备多学科领域的综合能力素质,注重专业实训和实践,着重对文秘、政策水平、管理协调等综合能力训练,搭建面向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就业平台。2009年该专业被四川省列为特色专业点。

就业方向:党政军群机关、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组织、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法学(非师范   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法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前沿信息,具备严谨的法律思维、较强的法律推理能力和辩论水平,能较好地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类法律事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该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高,学院借助这一优势,充分利用模拟法庭、刑事侦查基础实验室、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及校外实践基地等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特别是法律实务能力。充分利用常规教学手段和司法考试集中培训,强化学生国家司法考试的应试能力,国家司法考试过关率高。实现了本科学历教育与专业资格证书考试训练的有机结合。

就业方向:法院、检察院、公安等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公证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行政管理(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知识,具备计划、决策、协调、沟通和控制等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组织中从事行政和管理工作,以及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积累了应对公务员考试的丰富经验,并通过教学和培训转化为学生的良好应试技能,帮助许多学生成功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职位,体现了本专业向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输送人才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地方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主管人员和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或举办讲座,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来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广阔深邃灵活的思维能力、准确熟练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熟练运用管理工具和技术的操作能力。

就业方向:党政部门、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组织从事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保险等实际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人际沟通、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熟练运用管理工具和技术的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利用校外资源,形成了独特有效的联合培养模式: 实力雄厚的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专业每年定期派出教师为本专业学生讲授专业课程,带来本专业前沿最新知识和信息;政府社保部门在我院设立了社会保障研习团,使本专业学生能很快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就业方向: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组织等。

 

◎社会工作(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具备社会工作基本素养,有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成立较早,现为“省级特色专业”,在川内9所新建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评估中排名第一;本专业校内外资源丰富,已与多所港台和国内院校、多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社会实践及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中,集中指导学生实务和专业资格考试,实现了本科学历教育与专业资格证书考试训练的有机结合。

就业方向: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政府部门,工会、青年团、妇联等机关和团体以及社会公益团体和企事业单位。

 

◎社区服务与管理(非师范·专科)

学       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基本的社区工作理论和知识,具有社区工作价值理念和专业素养,并具备现代管理理论与知识,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能适应社区发展需要,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并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借助学科优势,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力以及实务性技能;学生可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或参与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同时,本专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就业方向较为明确,毕业生是现代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的后备力量。

就业方向: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会、卫生、司法等系统,以及城乡社区组织、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


 

外国语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7042   15520933099

 

外国语学院发轫于1978年建立的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1998年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招收英语本科专业,2000年升本,2003年开办日语专科,2011年开办翻译本科,2014年开办商务英语本科,是目前学校办学历史最长、办学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余名;有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四个本科专业;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1500余人。

1、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98人,有教授14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校外兼职硕导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

2、学科建设: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于2001年被学校遴选为重点学科,2011年取得教授任职资格评议权。2014年与西华大学合作成建制招收翻译专业硕士。

3、专业建设:英语专业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特色专业,2011年获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已有四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4、人才培养:学院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根本,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施国际型和应用型多元化人才培养。优秀校友成绩突出,既有党政高级干部、也有教育和企业领军人物。

5、办学条件:学院依托四川省语言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建有44座同声传译室1间,45座笔译实训室1间等多种实验平台。

 

专业介绍

 

◎英语(师范兼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先进教育理念、扎实专业知识、强烈的从师任教意识的专门英语人才,能主动适应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和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读写、高级英语、英汉互译、高级口译、英语学科教学论、经贸英语翻译、语言学概论、第二外语等。

专业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构建了适应现代社会就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完成基础阶段学习后,实施分方向培养。师范方向依托“四川省卓越中学英语教师”、“国培计划”等项目,多渠道强化学生师范技能,学生教学能力在省内外形成较强竞争力。非师范方向构建了适应现代社会就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体系,注重双语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大中小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也可在外经、外贸、旅游、金融、新闻出版、中外企业及外事部门从事翻译及管理工作。

 

◎翻译(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英汉语言表达能力、较丰富的英汉语言与文学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人才;能够熟练地运用翻译工具,从事政治、经贸、新闻、法律、旅游、科技等实用类文本笔译和涉外口译工作,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读写译、英语视听译、高级英语、英汉口译、英译汉、汉译英、英语写作、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入门、英汉语言对比、中国文化概论、翻译批评与鉴赏等。

专业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实训平台和企业资源,与翻译公司等实践实训基地合作,着重培养学生英汉口、笔译能力,课程设置兼顾人文、科技、经贸、旅游、金融、外事等就业方向,为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打下基础。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外经、外贸、旅游、金融、新闻出版、中外企业及外事部门从事口译、笔译工作和相关业务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后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商务英语(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商务专业技能,并具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能在经济、旅游、文化等相关企业从事涉外商务实践和管理工作的英语中、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读写、高级英语、商务写作、商务英汉翻译、商务英语口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单证等。

专业特色与优势:利用学院英语学科优势,依托经济学、管理学等财经类强势学科资源,坚持“英语+商务+人文素养”办学特色,以英语与商务有机交叉融合为核心,以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为特色,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商务沟通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能力。

就业方向:在外事、外贸、外企、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也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日语(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日语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初级日语听说、中级日语听说、日语视听说、分析阅读、日语写作、交际口语、日语笔译、日语口译、经贸日语、日语导游实务、日本国家概况等。

专业特色与优势:注重日语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兼顾语言文化、经贸、商务、旅游、企业管理等方向的知识传授和素质培养,为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从事对日经贸与技术往来、旅游、新闻出版、各类涉外服务等行业的工作,也可在大中小学校从事日语教学工作。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6268   2276180   2276369   13608130533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是乐山师范学院建立最早的院系之一,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应用统计学》四个本科专业以及《数学教育》、《投资与理财》两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多人。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6人,硕士17人。学院教师多人曾荣获曾宪梓教师奖、四川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师德标兵等各种荣誉,有5位教师担任其他高校兼职硕导联合培养研究生。近年,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等检索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实验设施,有应用数学实验室、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金融数学实验室、数学建模与软件设计创新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今年将新建成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室及金融实务综合训练中心,学院资料室有各种图书期刊资料近万册。学院建设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有省厅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学院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数学竞赛、挑战杯比赛、师范技能大赛、“大智慧”杯金融挑战赛等中取得了30余项国家级奖、8个美国建模竞赛奖、80余项省级奖的优异成绩;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17项。

建系(院)以来,共培养学生六千多人,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基础教育战线和IT企业的骨干,既有大学博导、教授、博士,也有从事党政管理的干部,还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经理、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近三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学院先后承担四川省高中、初中、小学数学国培项目近20项,受到广泛好评。

 

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兼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具备在数学学科和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的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基础和潜能的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或具备应用数学知识、使用相关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应用研究型人才,或具备在基础教育部门从事数学教育与管理的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师资。

专业特色: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办学历史长,有特色,师资力量雄厚。注重专业基础和师范技能培养,有大量优质教育教学实习基地;注重数学与计算机、金融等多学科的交叉,强调数学建模、数据分析及计算智能在生产生活、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就业渠道广泛,毕业生社会声誉好。该专业一年后分流三个专业方向——基础数学方向、应用数学方向和数学教育方向。

就业方向: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在IT行业、政府、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金融数学(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面向现代金融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深厚宽广的金融专业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文理并茂,全面发展,能够运用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应用型金融本科人才。

专业特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金融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各种金融机构应运而生,数理金融从业人员数量缺口巨大,毕业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该专业注重学生数学基础和金融知识的融合,强调专业技能培养,与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贯穿人才培养整个过程。

就业方向: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部门从事财务、理财、风险管理、量化投资等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应用统计学(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现代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并结合经济、金融、管理等应用领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解读和数据挖掘的创新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能够胜任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统计部门,信息分析部门,科研机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市场研究、信息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应用统计学专业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为适应社会对统计学技术应用的需要而设立的具有广泛前景的专业,隶属于一级学科统计学下的二级学科。它主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统计分析软件和计算编程技术,能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挖掘、预测和决策,在经济管理、金融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科学研究等领域从事数据搜集、数据分析和挖掘的专业统计人才为目标。

就业方向: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市场统计调查、市场研究、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统计学或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数学教育(师范·专科)

学        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对数学发展有所了解,懂得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具备基本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及其它教育工作的合格师资。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从事数学教育、管理等工作。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6270   15808336215(肖老师)  13541957950(赵老师)

 

物电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的院系之一.现已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应用型二级教学院。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中学物理新型师资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型电子信息、汽车服务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开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以及电子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以及光伏发电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学校转型发展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近千人,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博士(含在读)15人,硕士25人。学院拥有6000平方米专业实验室和3200平方米专业实训场地。建有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乐山硅材料研究所;与武汉大学和乐山市地震局共同建设“电离层观测联合实验室”和“地震研究中心”;“乐山高新区物联网应用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实践基地和研发平台;学生自主设计安装太阳能电站数十座,涵盖新疆、攀枝花,西昌、阿坝、甘孜等地。

近年,学院共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2项,市厅级课题38项,主编教材1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核心期刊发表20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学院2012-2017连续六年成功承办了“四川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学生在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创新大赛、信息技术水平应用大赛、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竞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3项,一、二、三等奖50余项,省级一、二、三等奖100余项。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专业介绍

 

◎物理学(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踏实做事作风;物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对中学管理体制和中学物理教育基本状况有一定认识;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具有指导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能力的中学物理新型师资。

专业特色:高度重视学生师范素质的培养,具有指导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能力。学生毕业后,不仅能承担中学物理教学,还能担任中学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在教育行业中就业面广、适应性强。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以及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与工程(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面向电子行业、机电行业、嵌入式物联网领域,设置机电与嵌入式方向。分别培养电子产品研发、软件及硬件设计、制作、管理、营销、维护等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核心课程紧跟时代发展,学生培养平台成效显著,学科竞赛优势突出,学生工程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

就业方向:电子科技企业,研究所,机电企业研发维护;工厂研发维护及技术改造;职业中学教育;机关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岗位等。

 

汽车服务工程(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面向汽车生产与销售企业、汽车贸易、汽车金融、汽车营运、汽车文化等行业,培养具有汽车产品及技术基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汽车企业管理等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适应科技进步,“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专业特色: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核心课程紧跟时代发展,学生培养平台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

就业方向:可从事产品设计服务、生产与销售服务、技术服务、评估、保险与理赔、营运服务、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非师范·本科·光伏方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一定自学能力,掌握光伏技术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在组件生产、光伏电站设计、光伏工程建设以及维护方面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的一线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在光伏系统环节实践能力强。重点针对太阳能光伏系统企业及其它相关企业采用“订单式”培养和“3.5+0.5”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无缝衔接。

就业方向:既能在光伏材料及相关行业从事生产运行、技术开发、工艺设计、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管理和工程应用等工作,也能独立承担相关专业领域内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应用电子技术(非师范·专科)

学        制:三年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市场意识强、适应面广,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业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经济建设急需的中高级创新性应用人才。


 

化学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0785—612   15984362732  

 

化学学院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学校办学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700余人。化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人,实验技术人员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博士25人(含在读博士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名,乐山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乐山市拔尖人才2名,兼职硕导12人。省级特色专业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总项目1个、子项目9个,四川省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1项—环境工程专业。有省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实验楼7200多平方米,专业实验室50余间。实验室现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X-单晶衍射仪、核磁共振仪、定量PCR、离子色谱、制备色谱等仪器,价值2000余万元。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科研项目2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7项。全院教师近五年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超10.0;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出版教材5部。我院学生连续五届在“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中均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连续三届四川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均获得二等奖,连续两届参加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均获得二等奖、三等奖;近2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26项,省级13项。学生获国家、省、市、校级奖励1000余人次;近三年来,学生考研率历年保持在15%~25%。考上四川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或研究所研究生的学生近260余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保持高位。

 

专业介绍

 

◎环境工程(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通过重点训练学生的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与运行能力,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掌握宽厚理论基础知识,通晓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不同工作的复合型、研发型卓越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四川省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专业。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单独设有君和环保奖学金等专业奖学金。

就业方向:环境保护相关企业、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站、环境执法大队、环境科研院所、环评公司等。

 

◎制药工程(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具备化学、药学和工程学的学科基础;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医药、农药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最完善专业之一,有较多的学生利用专业技能进行了自主创业。考研率高。

就业方向:在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胜任产品开发、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化学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属于兼类招生,第二学期分流,分为师范方向和非师范方向

 

师范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勤、能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宽厚、知识面广、教师教育实践技能强,有持续发展潜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学化学师资。

专业特色:四川省特色专业、校级重点专业。学生多次获全国大学生师范技能大赛特等奖,考研率高。学生进校后,第二学期分专业方向(师范、非师范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就业方向:中学或高校从事化学课程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非师范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化学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较高英语水平、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并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化学领域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四川省特色专业、校级重点专业。学生先后荣获全国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考研率高。学生进校后,第二学期分专业方向(师范、非师范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就业方向:中等学校、科研单位、厂矿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经营贸易等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7186  18080635102(唐老师)  13320927196(农老师)

 

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84年,是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较强、办学特色鲜明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41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6名,博士16名,兼职硕士生导师6名。教师中具有国外访问经历的13名,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对外交流能力。

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有教学实验室3000余平米,标本馆2000余平米,有智能温室、教学示范农场、昆虫养殖场、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校外学生见习、实习、实验基地50余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中心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在竹类病虫害防治、竹类资源、鸟类学、峨眉山生物多样性、资源昆虫养殖与开发、畜禽特色养殖与防疫等领域形成了研究特色,并取得了较大成果,学院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乐山市科技奖3项。

学院凝练办学特色,以学生科技创新及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阳光晨练”,实行导师制和卓越人才计划,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生考研率位居学校前列,先后考上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研究生共100余人;学生师范素质高,在2014和2015年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4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3个,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强,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项,省级项目16项,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四川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四川省“生命之星”科技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学生获得授权专利1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学生就业率高,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自主创业成功的学生达15人,年收入100万以上的有5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毕业生的认同,在第三方评价中,毕业生就业满意率和校友推荐率提升至全校第一,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的人数和毕业半年后就业竞争力排名大幅提升。

 

专业介绍

 

◎生物科学(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教学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国际化视野;身心健康;能胜任中学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工作,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中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般问题。

专业特色:专业基础扎实、师范技能训练体系完整、教师教育能力突出、就业竞争力强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从事生物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生物技术(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面向生物产业领域,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专业知识过硬、具有创新创业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实业家型高素质应用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创业训练多、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就业竞争力强

就业方向: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动植物检疫(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等企业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与推广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基础扎实、一线专家授课、检验检疫技术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

就业方向: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动植物检验检疫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科学教育(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有文明的行为习惯、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修养、有较强的科学素养以及现代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教育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受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教师基本功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备从事中小学科学教学、教育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指导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以及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力。能够在中小学从事科学或相关学科的教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新型中小学科学教师以及在科研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科学普及教育和相应管理的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基础扎实、师范技能训练多、师范能力突出、就业竞争力强

就业方向:中、小学科学课程等相关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基础教育师资及科技活动辅导员。


 

旅游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0033   2276355   2273223

 

旅游学院是全国同类地方院校中旅游研究最强的二级学院之一,是教育部和四川省“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西部旅游专门人才培训示范单位、教育部大学生综合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单位、支持四川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先进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先进单位,亚太旅游组织(PATA)成员。共建设国家教育质量工程2项,省级教育质量工程7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国家规划教材2部,省规划教材2部,在全省旅游学院中数量最多和建设时间最早,在全国和省内有较强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

学院师资雄厚,有教授12名,副教授8名,博士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专家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委员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教师各1人,10多人担任省市行业专家和政府顾问专家,聘任政府和行业专家20名担任兼职客座教授。

建有省级科研基地3个,近年获国家级项目2项、出版专著、教材10多部;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优秀成果奖两项。与洲际集团等国际酒店集团联合培养精英人才,在省级以上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奖一百多项次,就业率95%以上。

 

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现代休闲、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能在各类休闲、旅游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培训、咨询、策划、创业、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专业建设依托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包括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5A级景区,以及四川省旅游博览会、四川省首批度假区峨眉山度假区和七里坪度假区等重要旅游景区度假区组成的大峨眉旅游目的地,与地方政府、景区度假区、企业紧密共同培育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经营管理基础能力、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能力、旅游景区度假区开发能力、旅游行政行业管理能力。

就业方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规划策划企业、旅游康养企业、旅行社、会展企业、旅游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以及其他与休闲度假旅游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酒店管理专业(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休闲和酒店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休闲和酒店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养、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较强酒店管理能力,能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和教学科研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培养具备中高端酒店系统服务管理基本理论、核心业务能力为主的专门人才,构建了以世界最大酒店管理集团——洲际酒店集团、国内的开元酒店集团、峨眉山度假区酒店群、七里坪度假酒店、北京唐人汇等多种类型酒店为主辐射全国的实践就业基地,多年被中国第一酒店招聘品牌最佳东方评为优秀合作伙伴,与洲际集团旗下的成都洲际酒店集团合作定向培养“洲际英才”。

就业方向:著名国际酒店集团、国内高星级酒店、高档餐饮连锁集团、豪华邮轮、度假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与休闲度假旅游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酒店管理专业(职高对口·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社会科学与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酒店服务管理基本理论和较强业务能力,能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和教学科研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修相关教师教育类课程后报考教师从业资格证,选择到职业中学就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对口招收高等职业中学学生,专业建设依托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大峨眉旅游目的地,以及洲际酒店集团、开元酒店集团、峨眉山度假区酒店群、七里坪度假酒店、北京唐人汇等多种类型的实践就业基地,与地方政府、景区度假区、酒店企业紧密合作,构建校地结合、校企结合的合作育人模式。建立了乐山市第一职业中学、丹棱职业中学、彭山职业中学、五通牛华职业中学等职业教育实践就业基地,学生可在选修教师教育类课程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后选择职业中学就业。

就业方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康养企业、旅游酒店、会展企业、旅游职业教育学校、培训机构等。

◎旅游管理专业(职高对口·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现代休闲、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与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对口招收高等职业中学学生,专业建设依托含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等景区、度假区,旅游博览会等组成的大峨眉旅游目的地,构建校地结合、校企结合的合作育人模式,建立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等7所职业教育实践就业基地。

就业方向:在旅游管理部门、各类休闲、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培训、咨询、策划、创业、服务等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非师范·专科)

学        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初、中级旅游管理基础知识和较强旅游一线基层管理业务素质能力,掌握娴熟的旅游服务技能胜任旅游酒店、度假酒店、餐饮企业、旅行社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基层服务管理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以酒店、餐饮、酒吧、茶艺、导游等现代休闲旅游服务和基础管理能力培养为重点,更加突出技能服务。校内建有三维导游模拟、酒吧、餐饮、客房和茶艺实训室,校外建立与旅游管理本科一致的实践就业基地,提供保障就业。

就业方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酒店、度假酒店、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酒吧茶吧、以及其他与休闲度假旅游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经济与管理学院

 

咨询电话: 0833—2277791   13890614006   0833—2277973   2277073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以“经济务实,管理维新”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德才兼备、职业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开设有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造价、经济与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六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硕士生导师4人;教师中有博士12人,硕士26人。现有教育部专家1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荣获乐山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教师1人。各类兼职教师50余人。学院具有工商管理学科教授评议权、应用经济学学科副教授评议权。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500余人,留学生45人。学院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会计学专业开设了ACCA实验班,与英国桑德兰大学联合培养“3+1”硕士研究生。近三年有60余名学生前往美国、英国、阿联酋、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学习和就业。

学院现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获得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近三年教师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获省、市社科成果10余项。与京东、阿里巴巴、马士基(中国)公司、娃哈哈集团、波兰中国城等40余个中、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建筑信息模型大赛等重大学科赛事中,有近200人次学生获奖。学生获得创新创业计划立项资金15万,国家创业补贴30余万。90%以上的学生报考会计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营销师、人力资源师,证券、银行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等23种职业资格证。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

 

专业介绍

 

◎市场营销(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面向企事业单位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划、市场拓展等领域,培养懂市场、善策划、会组织、擅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英国桑德兰大学合作开展“3+1”办学模式,三年国内学士学位,一年英国桑德兰大学硕士学位;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实验班,构建政校、校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培养学生营销策划和组织管理能力。

就业方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组织管理工作。

 

◎会计学(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面向政府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专业素养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投资理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开设“ACCA(国际特许公认会计师证书)教学改革实验班”,核心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授课,获取ACCA专业资格,拥有在世界各地就业的“通行证”;会计从业相关资格证书考试高过关率、高持证率;与多家知名企业、证券、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实习基地和校内外教学资源丰富,创新合作育人模式。

就业方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与财务相关的岗位和职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面向政府、外向型企业及外资、合资企业培养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的外语水平高、市场意识浓、谈判能力强、业务能力精的创新型外贸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留学生办学经验丰富,出国留学渠道畅通;与外资企业和各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外向型实习基地和校外办学资源丰富;依托跨喜马拉雅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老挝研究中心,建成政府智库;国际视野开阔,职业能力强。

就业方向:面向政府外贸管理部门,涉外企业、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营销、报关报检、涉外物流、国际结算等相关工作。

 

◎工程造价(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面向各类建筑、土建、工程设计等企事业单位,培养熟悉国家基础建设政策,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胜任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应用型中高级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工程制图、识图、建模能力强;各级建筑企业、土建工程企业和工程设计单位合作紧密,实践实训实习基地和校外教学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

就业方向:专业建筑类企业、设计院(所)工程咨询单位的工程设计和管理以及在投资管理、基础建设、审计、国资等部门从事工程预决算、造价管理工作。

◎经济与金融(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面向政府及各类金融机构,培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金融学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较强的金融服务意识,具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实务操作能力,金融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金融信息数据分析利用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本专业主要设置创业金融、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方向。

专业特色与优势: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协会等合作紧密;量大质优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和设施齐全的校内实训实验室;博士教授云集师资力量雄厚。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各类企业投资部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经济数据分析、投融资管理、金融业务操作、金融产品开发等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培养学生战略思想和创新意识,结合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熟练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及信息技术,从事相关企业及部门专业管理工作、符合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与优势:注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实践操作能力,多年持续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平台,使学生获得学历教育的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各类企事业及政府机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人才测评与评估、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以及咨询、策划和职业顾问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学院

 

咨询电话: 13808132583(苏老师)

 

计算机科学学院以培养“具有职业首岗胜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学校办学实力雄厚的学院之一。现有学生近800人;专任教师41人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硕士生导师4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参与863一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市厅级科研课题20多项,获省厅级科研奖5项,校级科研奖多项,近年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有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性专业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校级教改课题2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3项。有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另有专业实验室10个和计算机公共实验教学中心1个,实验员8个,各类微机千余台,其他各类专业设备近860台件,仪器设备总额千万余元,实验室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培养学生,注重个性化人才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深入开展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积极探索“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相当数量学生获得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数字媒体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共计有3位学生获得思科CCIE认证。近三年来,学生“挑战杯”、ACM大赛、程序设计大赛、信息安全技术大赛等专业竞赛获奖100余人次。已毕业13届本科学生,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就业率一直保持高位,毕业生薪资居学校所有专业前列。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职业首岗胜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具备IT基本理论、实践方法和工科素养,又熟悉本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

专业特色:依托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坚持走校企合作的培养之路,建有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成都达内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专业实践基地20余个,实施校企“双导师”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核心技术和项目经验,学生就业竞争力强。

就业方向:IT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软件工程或网络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相关的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熟悉本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成为既有良好技术能力,又有一定艺术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依托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坚持走校企合作的培养之路,建有成都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足下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专业实践基地10余个,实施校企“双导师”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核心技术和项目经验,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IT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平面设计、室内外建筑视觉表现、影视后期、计算机动画以及数字媒体工具、引擎、平台和应用系统创作、开发和工程实践等相关的工作。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6277   2276278

 

体育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持“体健渗透,专能结合,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原则,形成了教师教育突出,师范和非师范协调发展的“双特色”教学应用型学院。

学院坚持“专业过硬、技能娴熟”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国家基础教育和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把握时尚和引领潮流方面,开设市场急需专业方向,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特殊人群运动康复、健身与韵律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技击运动、体育旅游管理等专业方向,满足市场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表现出高度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化背景,得到省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具有广泛性、专业性、灵活性的特点。

高质量教学是学院的生命力所在。学院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改实验班、IDP项目、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等多种形式,构建了“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专业方向与职业岗位、教学内容与证书获取、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相对接四个无缝对接。

体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质量特色明显。现有学生1000余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博士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1人。近几年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达87%,双证获取率达90%以上,考入全国重点体育院校研究生录取率达60%,健美操队、体育舞蹈队、网球队等代表队分别在世界啦啦操选拔赛、上海残运会和全国、省级等大型竞技体育比赛中获得了奖励与表彰。

 

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诚信、敬业良好职业素质,熟悉人文社科常识,现代教育技术,系统掌握必要的体育专项运动基本技术、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与运动和健康有关的专业核心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以及学校体育管理,具有创新能力“多能一专”复合型体育师资。

专业特色: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突出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

就业方向:适合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行政部门、俱乐部、社区从事体育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诚信、敬业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体育专项指导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与体育专项有关的管理、营销、服务及项目推广等基础核心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健身俱乐部或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工作,具有创业能力“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突出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

就业方向:适合在各类学校、各级社会体育管理机构、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和体育场馆部门。

 

◎休闲体育专业(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休闲体育运动,特别是户外休闲领域指导与服务技能、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与户外休闲领域有关的管理、营销与项目推广等基础核心知识,能在户外运动俱乐部、体育旅游机构、环境保护、拓展培训、户外救援等单位从事户外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等工作,具有创业能力“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突出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

就业方向:休闲度假村、健身休闲俱乐部、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体育咨询公司、政府或公益机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与竞赛场所等)等岗位。

 


 

美术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6397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现有学生1400余名,专任教师59名中有教授6名、副教授16名,硕士研究生34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2位兼职硕导。美术学院现有8000多平方米的教学用房,其中专业课教室65间。已建立陶艺工作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模型工作室、服装实训室、人物形象设计实训室、油画临摹工作室、国画临摹工作室、摄影工作室,设立了高效的设计工作站和视频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等相关设备。现有计算机350多台,另有光学相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石膏、静物、服装等教学设备;拥有2000平方米的美术馆和180多平方米的美术展厅。教师有多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和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的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有200多件作品参加省级美展;出版美术作品专箸30余部;2000多件教师作品及300多篇教师美术论文发表。美术学院学生3件作品获教育部一、二等奖,200多件学生作品在各种展览中入选及获金银铜等奖项。30来美术学院已为社会各界输送了近万名品学兼优的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人才,他们均在美术教育、工程设计、新闻出版等行业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美术学院已有逾百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南师大等重点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专业介绍

 

◎美术学(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高素质中学美术师资。为学生将来成为中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管理骨干力量和经济文化建设人才打下较为全面、扎实的知识、能力、素质、基础。

专业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汇报展示、教学实训室等平台,强化绘画基础方面的核心技能训练。同时兼顾师范技能、绘画创作等能力培训,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平台。

就业方向: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中小学美术教师,市场需要的绘画和艺术设计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深文化底蕴、较高艺术设计修养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艺术设计史论知识、现代设计方法,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对信息进行可视化设计,从而完成有效传达的能力,着重训练敏锐的信息传达思维,敏感的视觉认知及图形文字色彩表现方式,以满足不同媒介的设计要求。

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装饰工程公司、广告设计公司、策划公司、影视公司等从事艺术设计及管理工作。

 

◎环境设计(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扎实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能力,能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工作以及满足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装修工程公司、室内设计公司、景观规划公司、建筑公司等从事艺术设计及管理工作。

 

◎产品设计(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与手段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及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并熟悉产品包装设计、传播设计与营销策划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企事业设计宣传部门、旅游文化部门、制造型企业(如文具礼品制造等)、产品造型设计公司、模型制作公司、工艺品设计企业、科研单位和文化教育等工作单位工作。

 

◎服装与服饰设计(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艺术设计修养和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策划,能从事流行时装设计,流行趋势分析、服装市场营销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企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

 

◎艺术设计(专科)

学        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创新思维、系统掌握艺术设计基本原理、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艺术设计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艺术设计思维能力,能在环境艺术、公共空间艺术、电脑数码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从事艺术设计制作、管理、研究的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就业方向:广告策划与设计企业、印刷包装企业设计部门、室内与景观设计公司、出版社与媒体设计部门从事艺术设计或策划工作。


 

音乐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6284   13508150891(李老师)  18908139669(赵老师)

 

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含教师教育、音乐科技、音乐艺术管理)、音乐表演(含声乐、器乐、舞蹈)二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近1100人,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后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35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乌克兰利沃夫音乐学院在读博士4人。常年有外籍教师1人。被四川省批准为有副教授评议权单位。

音乐学院学生先后获得中国舞蹈“荷花杯“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二等奖、四川巴蜀文艺特等奖、四川群星奖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合唱和器乐类专业组一等奖、中国好声音优秀学员、快男全国第九、“全国电视希望之星十佳”、“开心一百”金像奖、“金芦笙杯”、“中国民族乐器大赛优秀奖”。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演出,多次出访美国、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演出交流。与四川省交响乐团、南充大木偶剧院合作,在云南丽江和四川峨眉成功演绎大型民俗风情歌舞“彩云飞歌”、”圣象峨眉“,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2016年,合唱《彝族风情》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音乐学院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每年均有学生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厦门大学、西南大学等校研究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就业状况良好。

 

专业介绍

 

◎音乐表演(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演唱、演奏、舞蹈表演技能,从事演艺、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演唱(演奏、舞蹈表演)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相对完整的艺术表现技巧,具有较好的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具有专业技能的舞台表演能力、较高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以及艺术活动的组织能力。

专业特色:结合社会需求,充分与演出团体和文化企业合作,重视音乐外围知识素养、强化专业技能;提供大量的演出实践机会。学院提供一切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媒体艺术节目选拨。

就业方向:可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社会和企业、专业文艺团体、文化行政部门等的相应专业技术工作、艺术教育工作和艺术管理工作;影视、音响和音像出版部门的出版、制作、编辑、节目主持、表演等工作。

◎音乐学(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综合性音乐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的音乐教育人才。学生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演唱能力、器乐演奏能力及舞蹈表演与编排能力,系统掌握音乐及教育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巧,能够了解现代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并适应当今社会对综合类音乐人才及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

专业特色:本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应用型、教学型”,能够面向初级、中级学校音乐教学以及社会相应部门或团体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同时,重视音乐技能训练,突出实践环节。本专业的优势即“综合型”,学生学习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包括大量的教学实践、教育见习、技能比赛及校内外大型演出活动。

就业方向:可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社会和企业、专业文艺团体、文化行政部门等的相应专业技术工作、艺术教育工作和艺术管理工作;影视、音响和音像出版部门的出版、制作、编辑、节目主持、表演等工作。

 

 


 

教育科学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 0833—2270161   2271091   13881390363(廖老师)   18981300786 (张老师)

 

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00年。现有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四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1107人。学院一贯秉持“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近三年学生100余人次在四川省师范技能大赛(一等奖3名)、华文杯全国师范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2名)、全国诗文画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1名)等各种学科专业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在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全国人民大会堂等平台展示专业技能和艺术才华;数人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生纷纷考上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同类本科院校平均水平。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5人(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各1人),副教授1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教师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在武汉大学等名校担任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人。近年来,教师取得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包括承担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60余项,省部级、市级科研成果获奖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1项、四川省社科联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等。学院拥有多个实验实训室,具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学院与武汉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捷克帕茨内基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育学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生交流培养。

 

专业介绍

 

◎教育学(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科学、人文素养,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专业特色:教育理论素养高,师范生技能扎实,学生综合能力强,教师公招考试和考研上线率高。

就业方向:小学教师、考研深造

 

◎小学教育(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拥有扎实的小学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专业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在小学胜任多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小学教师。

专业特色:教育理论素养高,师范生技能扎实,学生综合能力强,教师公招考试竞争能力强。

就业方向:小学教师

 

◎学前教育(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广泛、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学前教育素质修养,具备良好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服务于学前教育部门的实践型人才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专业特色:教育理论素养高,师范生技能扎实,艺术教育特色明显,社会需求旺,教师公招考试竞争能力强。

就业方向:幼儿园、早教机构、中高职学校(学前)教师。

 

◎心理学(非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心理测评、心理实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技能和能力的应用型心理服务人才。

专业特色:心理服务技能高、就业渠道广、学生综合素质高、毕业生就业薪酬较高。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卫生、医疗、司法、公安、企业、社区服务等。


 

特殊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833—2277953   13540561868    13881357375

 

特殊教育学院成立于2015年1月,前身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0-94周期合作项目单位——乐山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师范部。目前设有特殊教育、教育康复学2个本科专业,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听障学生五年一贯制)3个专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604人。特殊教育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四川省卓越教师培养项目专业、四川省100个应用型示范专业之一。我校是全国第二批招收教育康复学专业的五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唯一招收听力障碍考生的高校,2017年起招收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听力障碍学生。

学院现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27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教师获得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文教类):中捷残障人士康复教育研究与发展项目1项,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四川省社科联学科共建课题8项,四川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项,市厅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学院建有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科研中心、示范中心、培训基地共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四川省心理学会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学院建设的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康复中心被省、市残联批准为定点康复机构;具备“手语翻译员”培训、鉴定资质。

学院建有约6000m2的特教实验实训大楼,设有专业实验室、实训室67个。在省内外建有学生见习实习基地37个。图书资料室有专业期刊62种,专业图书5000余册。

学生获得四川省大学生毕业创业大赛二等奖1个、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2个;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个、省级项目2个;省级手语比赛二等奖1个;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三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个;四川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全国第四届教育康复技能大赛三等奖、优秀奖各1个;学生社团手语协会获得四川省百佳魅力社团;“嘉州阳光”青年志愿助残中心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庆瑶阳光工作室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学院先后承担国培计划、地方培训和境外合作培训项目30余项,已培训在职特殊教育教师3388名。

 

专业介绍

 

◎特殊教育(师范·本科)

专业代码:040109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丰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同时具备相关康复学专长,能在特殊教育学校、特殊班级、普通学校资源教室或康复中心、医院、民政福利等部门从事教育教学或专项领域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师资。

就业去向: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儿童福利院、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残疾人联合会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出版业、新闻业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特殊教育实践、康复服务、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教育康复学(师范·本科)

专业代码:040110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坚持科学发展观、热爱特殊教育事业、能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职业素养,具备特殊教育学和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体系,具备教育康复基本技能,能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康复机构、儿童福利院、社区等部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并且能针对不同障碍类型特殊儿童完成评定、教育、康复、咨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去向:在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民政福利机构、医院、社区、研究机构等从事不同障碍类型特殊儿童的评定、康复、教育、咨询等工作。

 


 

残疾人单独招生

 

咨询电话:0833—2277953   13540561868      13881357375

 

乐山师范学院于2015年开始面向全省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听障),截止2016年已招收听障学生135人,采取“3+2”分阶段模式联合培养人才。2017年学校在继续招收五年一贯制听障学生的同时,面向全省招收高中毕业生(听障),培养具备本科层次的特殊教育学校聋人教师。

五年一贯制残疾人培养则继续由乐山师范学院与四川省志翔职业技术学校、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南充市特殊教育学校、泸州江阳职业高中学校、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采取三、二分段的形式联合进行专科层次的培养。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三年学生分别五所联合办学单位完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后的学生全部转录至乐山师范学院完成两年的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介绍

 

◎特殊教育(师范·本科)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丰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同时具备相关康复学专长,能在特殊教育学校、特殊班级、普通学校资源教室或康复中心、医院、民政福利等部门从事教育教学或专项领域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特殊教育师资。

就业去向: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儿童福利院、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残疾人联合会康复机构、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出版业、新闻业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特殊教育实践、康复服务、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艺术设计(非师范·专科)

学        制: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工艺美术类生产企业,从事工艺品设计和制作,装饰装潢,产品造型,室内装饰设计,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就业去向:艺术设计教辅教师、艺术教育机构工作者、艺术设计制图员、自由艺术工作者、残联机构工作者、特教学校工作者。

 

◎服装与服饰设计(非师范·专科)

学        制:五年

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服装制作基础知识与独立制作技能技巧;体魄健康能从事服装制作行业工业化生产或独立生产经营的初中级技术工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方法;准确的识图能力、制图能力、熟练操作能力的现代化企业初中级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企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非师范·专科)

学        制:五年

培养目标:依托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坚持走校企合作的培养之路,培养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熟悉本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成为既有良好技术能力,又有一定艺术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IT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特校等,主要从事一定程度的软件测试及开发,网络搭建及维护等相关的工作。

最后更新日期:2017-06-23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