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实验室
中央统战部理论研究基地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
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
西北民族教育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
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
口腔医学综合实验室
电子材料实验室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
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
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
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甘肃省科学研究基地
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民族语言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技术平台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
甘肃省重点学科
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
学校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宗教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门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社会学、民俗学(含民间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文艺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音乐学、美术学、历史文献学(格萨尔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临床兽医学等3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7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16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330余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4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5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