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朋校友圈 - 真实大学口碑 - 职业圈旗下网站
职朋校友圈 > 天津城建大学 > 天津城建大学大学实力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

 重点实验室

学校设有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地质与测绘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12个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部2个教学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62人,其中教授125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8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天津市“千人计划”人选2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有全日制在校生15592人,其中本科生14784人,硕士研究生808人。拥有本科专业47个,其中工学27个,理学6个,管理学7个,其它学科门类7个。近年来,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土木工程),天津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5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等5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获批建筑学学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4个,获批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出版教材40余部,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经济与管理、数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个学科群,获批天津市重点一级学科4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其中工学7个,理学1个(地质学),管理学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共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0个;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

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合作空间,重点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近年来,获批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协同创新平台4个。拥有天津市地震工程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公司、岩土工程公司、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学校坚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注重基础研究,凝炼科研方向,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近五年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6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天津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21项,主持横向协作科研项目1009项,年均科研经费达4500万元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1项;出版学术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3366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994篇。


 重点学科

学校设有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地质与测绘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12个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部2个教学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62人,其中教授125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8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天津市“千人计划”人选2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有全日制在校生15592人,其中本科生14784人,硕士研究生808人。拥有本科专业47个,其中工学27个,理学6个,管理学7个,其它学科门类7个。近年来,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土木工程),天津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5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等5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获批建筑学学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4个,获批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出版教材40余部,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经济与管理、数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个学科群,获批天津市重点一级学科4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其中工学7个,理学1个(地质学),管理学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共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0个;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

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合作空间,重点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近年来,获批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协同创新平台4个。拥有天津市地震工程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公司、岩土工程公司、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学校坚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注重基础研究,凝炼科研方向,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近五年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6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天津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21项,主持横向协作科研项目1009项,年均科研经费达4500万元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1项;出版学术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3366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994篇。


 可授予的学位
  • 建筑学院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风景园林

  • 土木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土木工程

  • 交通工程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安全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化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

  • 城市管理专业

  • 投资学

  • 工程造价

  • 工程管理

  • 工商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电子商务

  • 市场营销

  •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软件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英语

  • 地质与测绘学院

  • 地质工程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测绘工程

  • 地理信息科学

  •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学院

  • 应用物理学

  • 应用化学

  • 城市艺术学院

  • 艺术与科技

  • 产品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师资力量

学校设有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地质与测绘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12个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部2个教学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62人,其中教授125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8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天津市“千人计划”人选2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有全日制在校生15592人,其中本科生14784人,硕士研究生808人。拥有本科专业47个,其中工学27个,理学6个,管理学7个,其它学科门类7个。近年来,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土木工程),天津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5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学等5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获批建筑学学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4个,获批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出版教材40余部,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经济与管理、数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个学科群,获批天津市重点一级学科4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其中工学7个,理学1个(地质学),管理学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共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0个;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个(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

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合作空间,重点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近年来,获批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协同创新平台4个。拥有天津市地震工程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公司、岩土工程公司、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学校坚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注重基础研究,凝炼科研方向,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近五年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6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天津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21项,主持横向协作科研项目1009项,年均科研经费达4500万元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1项;出版学术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3366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994篇。


 学生人数

20000余人


最后更新日期:2017-05-08
(信息来自网络,有可能更新不及时。请以学校官方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