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
辽宁
|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
学科名称 | 学科方向 |
药剂学 | (1)制剂技术与制剂工程 |
省级重点学科 | |
学科名称 | 学科方向 |
药物分析化学 | (1)药物信息学 |
药物化学 | (1)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 |
校级重点学科 | |
学科名称 | 学科方向 |
药理学 | (1)神经精神药理 (2)新药安全评价研究 (3)心血管药理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1)药用二次代谢产物的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研究 (2)微生物药物生物合成及其代谢调控 (3)微生物转化法合成生理活性物质 |
生物化工 | (1)生物制药与中药制药现代分离技术研究 (2)药物纳米技术、制剂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 (3)微生物发酵与生物活性物质分离 (4)海洋微生物与药物研究 (5)环境微生物工程 |
应用化学 | 药物合成工艺研究、医药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药用功能高分子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无机药物研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 质研究、环境分析化学、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等 |
企业管理 | (1)企业发展理论与实务 (2)医药企业发展战略及医药产业发展战略 (3)医药投资效益与产业管理 (4)医药企业信息化与医药电子商务 其他研究方向还包括: 药物经济学、药品营销策略、医药营销管理、医药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经营、医药企业财务分析与管理研究、药品消费心理与行为、医药经济管理、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文化建设、医药企业经济行为系统分析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生物技术学、中药资源学 |
生药学 | (1)中药资源开发与药材质量标准化研究 (2)中药及复方制剂质量标准化 (3)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 |
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 | |
药学(一级学科) | |
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 | |
一级学科:药学 中药学 二级学科: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学、药剂学、生药学、药事管理学、制药工程、 中药鉴定学、临床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中药分析学、药物信息学、药物分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生物技术学 |
|
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 | |
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制药工程、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临床药学、药物信息学、中药化学、中药生物技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分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资源学、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企业管理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药学 接收11个专业博士后工作者
博士学位授权点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药理学
制药工程
天然药物化学
药事管理学
临床药学
药学信息学
中药化学
中药生物技术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制剂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分析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资源学
硕士学位授权点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药理学
制药工程
天然药物化学
药事管理学
临床药学
药学信息学
中药化学
中药生物技术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制剂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分析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资源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临床
会计学
企业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环境化工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植物学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信息学
功能食品学
生物医药材料学
生物医药检验学
药学(专业学位)
制药工程(专业学位)
中药学(专业学位)
全校教职工总数 Total Faculty and Staff 1,202
专任教师 Full-time teachers 587 | |
科研人员 Scientific Researchers 36 | |
教辅人员 Auxiliary Teaching Staff 96 | |
行政人员 Executive Administrators 144 | |
工勤人员 Service Staff 20 | |
校办企业职工 Staff of University-run Factory 118 | |
附设机构人员 Staff of Affiliated Institution 201 |
正高级 professor 71 | |
副高级 associate professors 173 | |
中级 instructors 183 | |
其他 etc 160 |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 | |
教育部青年教师资助计划6人 | |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4人 | |
千人层次18人 | |
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 | |
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 | |
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 | |
辽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 | |
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4人 |
在校学生人数
本科生 5600
硕士生 1600
博士生 400
成人教育本科生 50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