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
吉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奖励、资助项目设置一览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项目设立部门 |
奖励、资助对象 |
比例·人数/年 |
金 额 |
|
1 |
国家奖学金 |
国家 |
品学兼优的学生 |
人数根据文件确定 |
8000元 |
|
2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 |
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人数根据文件确定 |
5000元 |
|
3 |
国家助学金 |
国家 |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
人数根据文件确定 |
一等4500元,二等3600元,三等2100元 |
|
4 |
吉林省政府奖学金 |
吉林省政府 |
学习优秀的学生 |
人数根据文件确定 |
4000元 |
|
5 |
校长奖学金 |
学校(社会捐助) |
品学兼优且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学生 |
不超过在校生人数的2.5‰ |
3000元 |
|
6 |
综合奖学金 |
①优秀学生奖学金 |
学校 |
品学兼优的学生 |
35% |
一等1500元,二等1000元,三等600元 |
②十佳大学生 |
10名 |
2000元 |
||||
③优秀学生干部 |
3% |
300元 |
||||
④校优秀毕业生 |
5% |
300元 |
||||
⑤省优秀毕业生 |
省教育厅 |
3% |
500元 |
|||
7 |
单项奖学金 |
①学习标兵奖 |
学校 |
在某一方面表现优秀,为学校做出贡献的学生 |
无人数限制 |
200元—2000元不等 |
②志愿者服务奖 |
||||||
③文体活动优秀奖 |
||||||
④社会实践优秀奖 |
||||||
⑤精神文明奖 |
||||||
⑥体育活动奖 |
||||||
⑦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奖 |
||||||
8 |
吉财 “菁华”助学基金 |
青岛校友会 |
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每学期15人 |
2000元 |
|
9 |
“爱心”助学金 |
学工处、各学院 |
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孤残学生、烈士子女, 意外伤害、患病的特困学生 |
据具体人数而定 |
据具体情况而定 |
|
10 |
新疆少数民族助学金 |
新疆区政府 |
新疆籍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 |
按实际情况 |
据具体情况而定 |
|
11 |
“亚泰”励志奖学金 (总额300万元) |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20人 |
5000元 |
|
12 |
“亚泰”优秀本科生奖学金 |
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品学兼优的学生 |
10 |
5000元 |
|
13 |
吉财“天翼”新生助学金 |
中国电信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 |
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
60人 |
1000元 |
为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顺利完成学业,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设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负责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目前,我校已经全面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免、爱”为主要手段的资助体系,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为学生的成人、成功、成才积极创造条件。
奖,即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勤奋学习,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从而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
助,即勤工助学。学校设置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学校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付出劳动而获得资助,以此来补贴其学习生活费用。
贷,即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分为学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我校学生的贷款额度为每人每学年不超过4500元,基本上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费用。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全部补贴,毕业后由学生本人承担。有意愿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帮助下,向指定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①学生家长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簿复印件;②学生本人身份证复印件;③学生本人学生证复印件(到校后办理);④学生家庭所在乡(镇)、街道或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须加盖公章);⑤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
补,即困难补助。具体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困难补助。这些补助包括:返乡路费补助、换季衣物备品补助、重大自然灾害补助、临时性伙食补贴等。
减,即学费减免。学校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并结合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可以适当的进行学费减免。
爱,即爱心基金。我校从社会和校内积极筹集善款,建立了校、院两级爱心基金,从而可以对因病或突发事件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爱心资助。
另外,新生入学报到时,学校设立“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学费和住宿费的缓交手续,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开学后,学校将根据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别采取“奖、助、贷、补、减、爱”等资助措施,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够学有所教、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快乐、充实、幸福地度过大学四年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