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
江西
学校重点实验室
机电与自动化工程系:电工电子、单片机、电视原理、制冷、电气控制等实验室。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D-Link联合网络技术实验室、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护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软件工作室等实验室。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普通物理、基础化学、普通生物学、数学建模等实验室。
外国语系:现代化语音实验室11个。
人文科学系: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
医学与生物工程系:设有人体解剖、生理、生物化学、免疫、病理、药理、美容、护理等实验室,并有设备齐全的护理、医疗美容、康复治疗实训中心。
学校积极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发展,走出一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道路。学校和新余市共建了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建了江西省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锂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江西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公司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合作高校。
学校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荣校”的发展方针,以培养“品德素养好、应用能力强、就业有实力、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全员、全面、全过程育人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诚信、包容、高尚、和谐”校园文化,校园充满活力,主题活动鲜明,学生社团活跃,学习氛围浓厚,课余丰富多彩。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全国健美操比赛、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省运会等重要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在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约,采用“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模式,构建“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转型发展格局,成立了新余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建立了新能源应用产品设计工作室等多个学生校内实践平台及13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历经30载的春华秋实,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五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将新余学院这张品牌打造得熠熠生辉。
学士学位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素质良好、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35人,其中专任教师60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68人、副教授151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10人、“双师型”教师214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94人。聘请了国内外客座教授58人,外国专家7人。学校积极推进百名博士培养计划,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力争“十三五”期间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200人。
学校现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全日制在校生13800余人,其中留学生155人.